世界閱讀日
過於喧囂的孤獨(大塊20週年經典紀念版)

過於喧囂的孤獨(大塊20週年經典紀念版)

Příliš hlučná samota

  • 定價:220
  • 優惠價:7154
  • 優惠期限:2024年04月30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OKAPI 推薦

  • 【博客來|2022兒童節書展特別企劃】一宋怡慧

    文/宋怡慧2022年03月17日

    相信每個孩子心中對未來都有一分夢想,而給孩子最棒的禮物就是啟發他們的天賦(gift),實現志趣。 2022兒童月書展特別企劃「夢想作家」單元,邀請各領域專業職人從己身職涯經驗出發,以過往成長經歷及心路歷程與眾人分享,期待在屬於孩子的月份,在他們心中種下希望的種子,活出專屬自己的人生。 more
 

內容簡介

  「我之所以活著,就為了寫這本書。」——赫拉巴爾
 
  1954到1958年之間,赫拉巴爾曾於布拉格一處廢紙回收站當了四年打包工。據他自己說,他到這裡工作之後不久,便產生了寫這部小說的想法,這個想法在他腦海裡醞釀了二十年之久。廢紙回收站的四年生活給他的感受如此之深,使他一直沒有放棄這個題材,而是不斷地加以補充,反覆進行深刻思考。
 
  故事主角是在廢紙回收站工作了三十五年的打包工漢嘉,他把珍貴的書從廢紙堆中挑出來,藏在家裡、藏在腦裡,他狂飲啤酒、啃噬著書本裡的思想和詞句,他從一無所知的青年變成滿腹詩書的老人。韓波的詩文、老子的《道德經》、萊布尼茨的情史,都是他信手拈來的記憶,而康德的話語是他感傷喃喃的聲音。
 
  這是一個愛情故事——老打包工漢嘉和他經歷過的情人,他的工作,他的時代,還有他當作廢紙打包的書,以及他的生命。
 
  他打開他珍愛的書籍,翻到最動人的一段,放在層層疊疊的廢紙中間,外頭再裹上一幅複製的名畫。儘管擺放壓力機的地下室蒼蠅成群、老鼠橫行,這潮濕惡臭的地窖卻在他的遊戲裡,在他的微笑裡成為天堂。
 
  1972年,赫拉巴爾開始寫作本書,他曾三易其稿:先是詩,次是散文,完成時則為一部憂傷的敘事曲。第一稿他自稱是「一部阿波里奈爾(Guillaume Apollinaire)式的詩稿」,因為他「把整個故事看成僅僅是抒情詩了」;第二稿改為散文,用的是布拉格口語,但他覺得缺乏嘲諷味,即我們在文中感受的黑色幽默。他認為主角是透過閱讀廢紙回收站的舊書而無意中成為文化人的粗工,用口語作獨白不合適,於是又改用「一絲不苟的嚴謹語言,捷克書面語」寫出了第三稿。這一稿讀來猶如一部憂傷的敘事曲,他滿意地說:「直到現在這個故事才是動人的。」到了1976年,本書終於完稿,但當時無法問世,只得放在抽屜裡。直到1989年底才由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出版社正式出版。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博胡米爾赫拉巴爾(Bohumil Hrabal, 1914~1997)
 
  博胡米爾‧赫拉巴爾(Bohumil Hrabal, 1914~1997)是20世紀下半葉捷克先鋒派作家最重要的代表;米蘭.昆德拉譽為「我們這個時代最了不起的作家」。
 
  赫拉巴爾49歲才出版第一本小說《底層的珍珠》。他雖然有法學博士的學位,但先後從事過倉庫管理員、鐵路工人、列車調度員、廢紙回收站打包工等工作。這些工作經驗為他的小說創作累積了豐富的素材,其作品大多描寫普通、平凡、默默無聞、被拋棄在「時代垃圾堆上的人」。他的一生都和這些人在一起,收集他們的語言精華及故事,在作品中創造出一群平凡而又奇特、光芒四射的人物形象。
 
  Pabitele,中魔的人們,是赫拉巴爾自創的新詞,指身處極度灰暗之中、又能「透過鑽石孔眼」看到生命之美的人。正如同名的短篇小說集《中魔的人們》中的小人物,看起來豪放開朗、詼諧風趣,但他們就像中了魔法的人,眼中的世界往往跟現實形成強烈反差,因此更顯得他們處境悲慘。
 
  代表作《過於喧囂的孤獨》被捷克《星期》周刊選為「20世紀捷克小說50大」第2名,僅次於《好兵帥克歷險記》。這部醞釀了20年才寫就的小說,於1976年完稿,但遲至1989年才正式出版。赫拉巴爾曾說:「我為寫這本書而活著,並為它而推遲了死亡。」
 
  赫拉巴爾的作品經常被改編為電影,目前有《底層的珍珠》、《售屋廣告》、《剪掉辮子的女人》、《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中魔的人們》、《溫柔的粗人》、《天使的眼淚》、《過於喧囂的孤獨》和《沒能準時離站的列車》。其中《沒能準時離站的列車》的同名電影,於1966年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售屋廣告》改編的電影《失翼靈雀》,於1969年拍攝完成,卻在捷克冰封了20年,解禁後,隨即獲得1990年柏林影展最佳影片金熊獎。

譯者簡介

楊樂雲


  女,一九一九年出生,一九四四年畢業於上海私立滬江大學英語系。曾先後在捷克斯洛伐克駐華大使館文化處,及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世界文學》編輯部長期工作,對捷克文學及其歷史文化背景深有了解,數十年來在這一園地辛勤耕耘,翻譯介紹過捷克許多著名作家的作品,包括詩歌、小說、戲劇、散文等。

 

譯序

一個「中魔者」的「愛情故事」   ◎楊樂雲

  《過於喧囂的孤獨》是捷克當代著名作家博胡米爾‧赫拉巴爾 (Bohumil Hrabal,一九一四—一九九六) 的代表作,是他許多優秀作品中思考最深、醞釀最久的一部傳世之作。

  博胡米爾‧赫拉巴爾被稱為本世紀下半葉捷克先鋒派作家最重要的代表。他出生在布爾諾,童年和青少年時期均在小城市尼姆布林克度過,父親是該市啤酒釀造廠的經理,母親為業餘演員,家庭生活優裕。一九三五年入查理大學攻讀法律。一九三九年德國納粹占領軍關閉了捷克斯洛伐克所有的高等學府,赫拉巴爾因而輟學,戰後回校完成學業並取得法學博士學位。自一九三九年起,有二十餘年時間,他先後從事過十多種性質不同的工作,當過公證處職員、倉庫管理員、鐵路工人、列車調度員、保險公司職員、鋼鐵廠的臨時工、廢紙收購站打包工、劇院布景工和跑龍套演員等等。一九六二年以後專門從事寫作。多種多樣的生活經歷為他的小說創作積累了豐富的素材,他曾說過:「我的作品實際上是我生活的注釋。」也正是由於他長期生活在普通勞動人民中間,他的小說才有那樣濃厚的鄉土氣息,被認為是最有「捷克味兒」的捷克作家。

  赫拉巴爾的創作生涯起步較晚。在一篇題為〈我為什麼寫作〉的文章中,他回憶說:「二十歲以前,我壓根兒不懂什麼是寫作,什麼是文學,中學時期我的語文成績經常不及格。」但二十歲以後,他迷上了文學,並在寫作中找到了極大的樂趣。他起初寫詩,但從未出過詩集,後來轉而專寫小說。

  赫拉巴爾的第一本短篇小說集《底層的珍珠》於一九六三年問世,那時他已四十九歲。不過,他的小說創作活動實際上在五○年代或更早一些時候便已開始,只是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他的小說大多未能與讀者見面。《底層的珍珠》出版後立即受到重視,許多評論家看出作者已是一位有獨創性的成熟作家。次年,他的另一本更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說集《中魔的人們》出版,引起很大的反響。「中魔的人們」原文 pabitele,是赫拉巴爾自己造出來的一個捷克新詞,用以概括他小說中一種特殊類型的人物形象。由於這個詞以及由之而來的 pabeni (中魔)在詞典中無從查找,赫拉巴爾在不同場合曾對這個詞的含義作過反覆闡釋,他說「中魔的人」是這樣一種人,他們善於從眼前的現實生活中十分浪漫地找到歡樂,「善於用幽默,哪怕是黑色幽默來極大地妝點自己的每一天,甚至是悲痛的一天」。中魔的人透過「靈感的鑽石孔眼」觀看世界。他看到的汪洋大海般的美麗幻景使他興奮萬狀,讚歎不已,於是他滔滔不絕地說了起來,沒有人聽他說的時候,他便說給自己聽。他講的那些事情既來自現實,又充滿了誇張、戲謔、怪誕和幻想。由於這個詞是赫拉巴爾生造的,譯者只得憑自己對這位作家及其作品的理解和體會,姑且譯為「中魔」。另有譯者建議乾脆音譯為「巴比代爾」並附以說明。這也未始不是個辦法。

  六○年代初,捷克文壇在擺脫了僵硬的教條主義文藝路線的束縛之後,作家們都在尋找和探索新的創作道路。赫拉巴爾把「中魔」看作他創作實踐中的一個新嘗試,想「看看小說能否以另一種形式寫成」,「寫出從形式到內容都一反傳統的作品來」。他的「中魔的人」表面上看來豪放開朗、詼諧風趣,但他們透過「靈感的鑽石孔眼」展示的世界與現實形成強烈的反差,從而映襯出主人公處境的悲慘,帶有悲劇色彩。

  《過於喧囂的孤獨》是赫拉巴爾晚年的作品,在風格上與他的早期小說略有不同。這部小說通過廢紙收購站的一個老打包工漢嘉的通篇獨白,講述他在這裏工作了三十五年的故事和感想。赫拉巴爾曾於一九五四—一九五八年在布拉格的一個廢紙回收站當了四年打包工。據他自己說,他到這裏工作之後不久,便產生了要寫這麼一篇小說的想法。這個想法在他腦海裏醞釀了二十年之久。廢紙收購站的四年生活給他的感受如此之深,使他一直沒有放棄這個題材,而是不斷地對它加以補充,進行反覆的深刻思考,直到主人公漢嘉與他自己融為一體。這部小說的寫作過程也不很一般,他推倒重來一共寫過三稿:第一稿作者自稱是「一部阿波里奈爾 式的詩稿」,因為他「把整個故事看成僅僅是抒情詩了」;第二稿改為散文,用的是布拉格口語,但他覺得缺乏嘲諷味兒,即我們在文中感受的黑色幽默。他認為主人公,一個通過閱讀廢紙回收站的舊書而無意中成為的文化人,用口語作獨白不很合適,於是又改用作者所說的「一絲不苟的嚴謹語言,捷克書面語」寫出了第三稿。這一稿讀來猶如一部憂傷的?事曲,他滿意地說:「直到現在這個故事才是動人的。」他自己被感動得幾乎落淚。小說完稿的時間是一九七六年,但當時無法問世,只得放在抽屜裏。一九八七年,作家瓦楚利克用自行刊發的形式將它出版,讓它與讀者見面。這部佳作直到一九八九年底才由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出版社正式出版。

  赫拉巴爾小說中的主人公都是一些普通人,是他自己與之等同並稱之為「時代垃圾堆上」的人。這些人的處境往往很悲慘。《過於喧囂的孤獨》中廢紙回收站的老打包工漢嘉就是一個處於社會底層的普通人。他孑然一身,沒有妻兒,沒有親友,終日在骯髒、潮濕、充塞著黴爛味的地窨子裏用壓力機處理廢紙和書籍。他渾身髒臭,當他偶爾拿著啤酒罐走出地窨子去打啤酒時,他那副尊容會使啤酒店的女服務員背過身去,因為他手上染著血污,額頭貼著被拍死的綠頭蒼蠅,袖管裏會竄出一隻老鼠。就這樣的生活,他年復一年度過了三十五個春秋。他沒有哀歎命運的不濟、社會的不公,卻把這份苦差事看作他的love story,把陰暗潮濕的地下室看作「天堂」。他說三十五年來,用壓力機處理廢紙和書籍使他無意中獲得了知識,他的「身上蹭滿了文字,儼然成了一本百科辭典」,他的腦袋「成了一隻盛滿活水和死水的罈子,稍微傾斜一下,許多滿不錯的想法便會流淌出來。」他滿懷深情地講述他的「愛情故事」,訴說他對視如珍寶的書籍的青睞,細緻入微地描繪讀書的樂趣,以及從廢紙堆中救出珍貴圖書給他帶來的喜悅。他沉痛地傾訴當他目睹人類文明的精華、世界文化巨人的著作橫遭摧殘時,心頭感到的痛惜與憤懣。由於這一切都出自一個普通老打包工之口,讀來格外扣人心弦。

  《過於喧囂的孤獨》或許可以說是這位作家的最後一部傳世之作。他自己對這部作品曾說過這樣的話:「我之所以活著,就為了寫這本書」,「我為《過於喧囂的孤獨》而活著,並為它而推遲了死亡。」誠然,赫拉巴爾在這部作品裏傾注了他全部對人類文明和進步的深刻思考,無限的愛和憂慮。

  赫拉巴爾的晚年過得不幸福。他沒有兒女,妻子去世後他生活孤單。一九八九年十一月捷克政體改變之後,輿論界對他偶有微詞,不公正的指責刺傷著他敏感的心。一九九六年底,他因患關節炎、脊背痛住進醫院。次年二月三日,正當他將病癒出院之際,人們發現他突然從病房的五層樓窗口墜落身亡。這一悲劇是出於自殺還是由於探身窗外餵鴿子時的不慎失誤,無人說得清。它將永遠是個謎。對於廣大讀者來說,在悼念、惋惜之餘,不免要把這個謎與他筆下經常出現的人物聯繫起來加以猜測,感到它多少帶有些「中魔」的色彩。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2131039
  • 叢書系列:To
  • 規格:平裝 / 148頁 / 14 x 20 x 0.7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三十五年了,我置身在廢紙堆中,這是我的love story。三十五年來我用壓力機處理廢紙和書籍,三十五年中,我的身上蹭滿了文字,儼然成了一本百科辭典──在此期間我用壓力機處理掉的這類辭典無疑已 有三噸重,我成了一只盛滿活水和死水的罈子,稍微側一側,許多蠻不錯的想法便會流淌出來,我的學識是在無意中獲得的,實際上我很難分辨哪些思想屬於我本 人,來自我自己的大腦,哪些來自書本,因而三十五年來,我同自己、同周圍的世界相處和諧,因為我讀書的時候,實際上不是讀,而是把美麗的詞句含在嘴裡,嘬 糖果似地嘬著,品烈酒似地一小口一小口地呷著,直到那詞句像酒精一樣溶解在我的身體裡,不僅滲透我的大腦和心靈,而且在我的血管中奔騰,衝擊到我每根血管 的末梢。每一個月,我平均用壓力機處理兩噸重的書籍,為了找到足夠的力量來從事這項神聖的勞動,三十五年中,我喝下的啤酒就是灌滿一個五十米長的游泳池, 就是灌滿一大片養聖誕鯉魚的養魚槽,也綽綽有餘了。我在無意中有了學問,現在我確知我的大腦是一堆被壓力機擠壓得嚴嚴實實的思想,一大包觀念,我掉光了頭 髮的腦袋是灰姑娘的核桃。我相信在那樣的時代,當一切思想都只記載在人的腦海中時必定格外美好,那時倘若有人要把書籍送進壓力機,他就只得放入人的腦袋, 然而即使這樣也無濟於事,因為真實的思想來自外界,猶如容器裡的麵條,人只是隨身攜帶著它而已,因此全世界的柯尼阿什們焚書是白費力氣,如果書上記載的言 之有理,那麼焚燒的時候便只會聽到書在竊竊暗笑,因為一本地道的好書總是指著別處而溜之大吉。我買過一個計算器,能加減乘除,還能開方,一個不比小皮夾大 多少的小玩藝兒。我曾壯著膽子用起子撬開它的後蓋,不勝驚異地發現,裡面除了郵票般大、十張書頁那麼厚的一個小方塊之外,便只有空氣了,滿載著數學變化的 空氣。當我的目光落在一本有價值的書上,當我一行行閱讀這些印刷的文字時,這書留下的也唯有非物質的思想而已,這些思想撲扇著翅膀在空氣中飛,在空氣中滑 翔,賴空氣生存,回歸於空氣,因為歸根結柢一切都是空氣,正像教堂裡的聖餐,既是基督的血又不是。三十五年來,我處理廢紙和書籍,而我生活在一個已有十五 代人能讀會寫的國土上,居住在過去曾經是王國的地方,在這裡,人們過去和現在都有一種習慣,一種執著性:耐心地把一些思想和形象壓進自己的頭腦,這給他們 帶來難以描述的歡樂,也帶來更多的痛苦,我生活在這樣的人民中間,他們為了一包擠壓嚴實的思想甘願獻出生命。現在這一切都在我的身上重演,三十五來我按動 這台機器的紅色和綠色電鈕,三十五年來我喝著一杯又一杯的啤酒,不是為了買醉,我憎惡醉鬼,我喝酒是為了活躍思維,使我能更好地深入到一本書的心臟中去, 因為我讀書既不是為了娛樂,也不是消磨時光,更不是為了催眠,我,一個生活在已有十五代人能讀會寫的國土上的人,我喝酒是為了讓讀到的書永遠使我難以入 眠,使我得了顫抖症,因為我同黑格爾的觀點是一致的:高貴的人不一定是貴族,罪犯不一定是凶手。如果我會寫作,我要寫一本論及人的最大幸福和最大不幸的

會員評鑑

4.5
10人評分
|
10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5.0
|
2024/02/21
在閱讀不同國家的文學時,總是可以感受到不同文化、生活方式和價值觀點。這是第一次讀捷克作家的小說,主角是一位在傳統廢紙工廠負責碾壓廢紙的工人,在每日漫長的單人工作中,主角從不感到孤獨,反而因能自由徜洋在書本世界裡而感到滿足。作者仔細描寫工作環境的極度骯髒、低微的工人身份、產業的轉型與沒落,以至主角每日辛勤工作後的閱讀時光。你很難想像什麼樣的人能有這麼強大的信心,能安穩又平靜地渡過每一天?書本排解了生而為人無可預防的無奈和鬱悶,豐盈了主角看似孤寂的生活,我想,這也可能是作者自身心境的寫照吧。

節錄書中喜歡的一段:
「因為我有幸孤身獨處,雖然我從來並不孤獨,我只是獨自一人而已,獨自生活在稠密的思想之中,因為我有點狂妄,我是無限和永恆中的狂妄分子,而無限和永恆也許就是喜歡我這樣的人。」
展開
user-img
4.5
|
2021/11/15
知其榮,守其辱。主角漢嘉一生都在實踐這句話。如果說知識的載體是書,那麼惜紙如金代表就是對文字(或者說是知識)的尊重,如果連處理廢書都有惜字亭,其用意也在此。

近世之後,發明了印刷術,文字普及了,書籍量增加,可是對於知識我們依然有過去的尊重?主角只是一個小小的廢書處理工,每天的娛樂就在於不斷的欣賞過去的光輝,但是在整個文字之中,我們看不到任何的悲慘的控訴,什麼才可能回復人的獨特性,連知識都讓位,那們為了更高,更有效率的生產,我們殉道吧!主角做了如實的表現。

過於喧囂的孤獨


作者:Bohumil Hrabal/著
譯者:楊樂雲
出版社:大塊文化
初版日期:2002 年 11 月 25 日
定價:150 元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2004/09/12 讀書會討論
本次讀書會討論重點

兩對老鼠的對戰與人類社會的相似對應。

書中兩位女性行為的高下、慾望與本能需求的對比、什麼行為才是善。
是爭取本能的需求、或是慾望的驅使。

老子與耶蘇的對比、似乎有貶抑耶穌的意味

本書與卡爾維諾及另一人、都算是利用文字的雄辯術、來說服讀者接受他們所創造的世界。

紙張、是文字的載體、對於書的尊重、也代表一個對知識的敬重、例如本書職業設定、為何不是其他資源回收、而是書、因為知識的回收﹖

本書的對話、或是書寫方式、是否類似地下室手記。或是一個是挖掘內心、而本書是外包了很多外在世界、文化、國家等。

對於知識或是書、本書作者、在壓榨知識中、拾取精華、在被丟棄中尋找可用之書、對於知識的類性化、給予標籤、代表什麼、又壓紙機變化、是否知識更不被重視。

是否作者、因為討厭共產主義的意識形態神聖化、經常寫一些很真實的低下事物、例如糞便、血污的世界。

作者應該是很高傲的人(來自知識)、在第一章留露出狂妄、也因為自信﹖

意義、書中主角、連作35年的意義何在、如何賦予他意義、或是意義來自結果

意義的討論、存在性。

很豐富的內容、提到很多人名、畫名、書名。

此人引用老子、但是西方人引用東方、究竟他了解到什麼程度、我們了解呼。


一些沒討論的話題

舅舅與火車道。向本源後退、向未來前進。


對於以下一些論點、火力十足

卡爾維諾的”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是不是一個好小說、或是否他玩弄技巧太多﹖

小說的原始意義、是否完整說完一個故事、才是小說、例如john irving或是類似卡爾維諾這樣、如果在冬夜、永遠只有開頭的小說。

文學批評或是每個人的感想、是否需要更謹慎、如何達到信而有徵。或是這是文學批評的事、非普通讀者的行為。

讀小說、是享受就好、或是必須類似文學院讀者、知其然也知所以然。

作者設定的標準讀者或是非標準讀者在閱讀上是否造成障礙。

因為看到砲火、一位參與者決定看如果在冬夜一書。

我們在討論、是否因為我們討論、給他人戴上一些干擾、使他無法乾淨的意念接受如果在冬夜一書、或者我們必須尊重人的綜合能力與自由意志。
展開
user-img
2.0
|
2020/08/26
滿滿的中國用詞、中國口氣,如果你在乎這個,還是別買了。

公安局、服務員、小姑娘、耗子。
每讀一個段落就會從故事被拉回現實,完全出戲 著實痛苦。
都可以翻成正體字在台灣賣了,何不換個詞彙?

書本雖薄,裡面仍有錯字。

兩顆星給原著,在閱讀扭捏情況下還可感受到原著交織縝密的一切,對我來說蠻可惜的。
展開
user-img
4.5
|
2020/07/20
「我從來並不孤獨,我只是獨自一人而已。」

一個打包工的love story,一個包,一個美的創作。
「在這個世界上唯有我知道,哪個包裡躺著——猶如躺在墳墓裡——歌德、席勒,哪個包裡躺著荷爾德林,哪個包裏是尼采。」
在廢紙包中放進一本翻到某頁的哲學經典,再將包的四周飾以複製名畫——《向日葵》《早安,高更先生》... 「後來,這成了我的彌撒,我的宗教儀式,」

35年,收購員扔進地下室的珍貴書籍,成為他人生中最大的幸與不幸。
一捧起書,就有滿心的遼闊感。為了這兩噸重的書,他在床鋪上方搭了個天棚,堆疊直達屋頂,此番場景,給了書本一個謀劃暗算他的好舞台。
他在無意間獲得知識,仔細地閱讀,不知不覺中把自己也打成一個包——耐心地把思想觀念壓進頭腦,再裹以真理為點綴。

壓力機,反覆地推進回返;廢紙,總是堆疊如山。生活,一如薛西弗斯推石上山。天就要黑了,懷念起長辮子情人,匆匆追上公車,終於在黃昏時分到達林中小屋。可如今,曼倩卡已不再有性別之分,她已完成與男人交往長鏈的最後一環,此刻愛著她的老藝術家正雕鑿著她的頭像——柏拉圖式的一尊天使肖像。那個害怕讀書,一生中除了因為催眠從未讀完一本書的女孩兒,在生命旅程將要結束時得到啟示,成為一個她從不曾夢想過的人。

「耶穌有如一個樂觀的螺旋體,老子則是一個沒有缺口的圓圈。」
「我看見耶穌如何通過祈禱使現實出現奇蹟,而老子則循著大道摸索自然法則,以達到博學的不知。」
被拋擲的瞬間,失落了書中的言語,暴風雨中,粉碎才現精華,「我的手裡抱著一大束連根拔出的蝴蝶花…我坐在長凳上愚蠢地微笑,甚麼也不記得了…」
展開
user-img
5.0
|
2020/02/13
文字易讀、描寫深刻。
拿起這本書除了被書名「孤獨」二字吸引,還有簡介提及«道德經»,所以印象最深的就是關於耶穌和老子的部分!
「我看見耶穌不斷的在登山,老子卻早已高高站在山頂;我看見那位年輕人神情激動,一心想改變世界,而老先生卻早已與世無爭的環顧四周,以歸真返樸勾勒他的永恆用之道…」這一章主角醉酒的幻想實在太精彩,有莊子遇孔子的既視感XD
和情人曼倩卡的那段也讓我被嚇到然後合起書就忍不住笑、老鼠大戰、美學教授…… 總之,是本很有趣的書,作者擁有一個有趣的靈魂,還好我並沒有錯過它。
展開
 

特惠贈品

載入中...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華文創作】一本書的誕生,要攻略多少出版環節?一探出版業秘辛與編輯工作的甘苦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時報全書系
  • 華文創作展
  • 東立GoodBuy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