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尖選手都這樣用!游泳‧騎車‧跑步, 鐵人訓練&比賽 裝備全圖解

最詳盡!最適合!零遺漏!精省買!聰明用!最齊全!在家練!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內容簡介

全台灣第一本,鐵人選手親身傳授!
鐵人三項裝備採購指南


最詳盡!
鐵人新手想知道,老鳥不願意說的裝備眉角

最適合!
區分訓練/比賽不同需求,選購適合的裝備

零遺漏!
全面圖解游‧騎‧跑各單項運動裝備有哪些

精省買!
材質、品牌、價格比一比,選恰當不花冤枉錢

聰明用!
鐵人選手教你正確穿戴、清洗等保養達人撇步

最齊全!
超過30項鐵人裝備採購建議

在家練!
游騎跑的基本功,強者變更強

►PLUS:自行車裝備升級秘訣&謠言破解!

鐵人三項耐力運動,不管是游泳、騎自行車或是跑步,都有相對應的配備必須購買。即使是配備簡單的游泳項目,就有泳衣、蛙鏡、泳帽與防寒衣等裝備。跑步則有琳瑯滿目的跑鞋與跑服,更別提選購項目更多且項目精細的自行車運動了。

每一種運動裝備在運動用品廠商不斷的研發與創新之下,該如何從眾多品牌以及不同材質的運動裝備中,找出自己現階段合用的產品,除了上網搜尋、店頭詢問以及口耳相傳之外,現在可以藉由本書得到客觀的選購知識、達人建議的選購技巧以及產品介紹。

本書PART1~PART3以游泳、騎車、跑步三項運動為大分類,由於這三項運動、各有不同的裝備需求,於是先針對不同運動項目介紹一般裝備的選購知識。內容是由運動專業作者,為得者區分一般日常訓練時的裝備,建議讀者如何評估自己目前的需求,建議應該參考的選購條件;之後進一步為參加鐵人競賽時的裝備,提出選購的建議。

除此之外,讀者購買了合適的裝備之後,該如何穿戴、使用,甚至該如何保養都是必須注意的問題。作者也已過來人的身分,提供達人建議的小技巧。這些選購之外的技巧,能讓讀者更快熟悉裝備、學會使用方法,也能因正確使用而增加器材、裝備的使用壽命。

PART4則介紹游泳、騎車、跑步這三項運動,共通訓練時所需的器材與裝備,例如體能訓練專用器材、時下正夯的心跳錶、三鐵錶,以及訓練時可以輔助搭配使用的APP介紹。

運動訓練跟選購裝備,目的就是為了上場參加比賽,PART5則鎖定在參加鐵人比賽時,所需裝備的全覽與介紹,包括鐵人服裝、賽事用品、補給品等等;轉換運動項目時的移地裝備,包括鐵人包、攜車袋等等。每次比賽前,可以先閱覽書末附上鐵人賽事裝備Check List,快速檢查自己是否穿、帶齊全。

鐵人競賽,是一場與自己意志力的比賽。每一場鐵人賽的完賽,都代表再度超越自己。當鐵人競賽成為你的目標或夢想,贏過自己時,或許該給自己最值得的犒賞。尋找適合的裝備、不斷升級,並找到夢幻裝備逸品,做為自己的勝利獎盃。

譯者

 
監製者簡介
 
領袖人整合行銷
 
成立於2014年3月,經營項目有運動與藝術領域行銷活動、科學化運動訓練培訓課程、休閒運動品牌行銷規劃、耐力運動員經紀。於2014年與2015年分別舉辦「經理人國際鐵人三項訓練營」第一、二屆培訓課程。

目錄

推薦序/沉穩的選手、整齊的賽事,國際化的初衷
林澤浩(台灣鐵人三項公司董事長)

作者序/頂尖選手教你精省買,聰明用!

PART1 鐵人三項初試煉
游泳穿對用對,第一關就搶得先機
1-0 5分鐘看懂!游泳裝備全覽圖
1-1 泳衣
下水前,你穿對了嗎?
選對泳裝,活動順暢、舒適100%
1-2 泳鏡、泳帽
包覆頭部與亂髮,全面保護雙眼!
挑對泳帽和泳鏡,開啟水中防護罩
1-3 防寒衣
冬季下水最溫暖的裝備!
低溫也不怕,游泳必備防寒衣
1-4 訓練器材
用對訓練器材,泳技大躍進!
5個輔助小工具,提升水感及肌耐力

PART2 鏡頭下的追風騎士
選對自行車及搭配,鐵人完賽逆轉勝
2-0 5分鐘看懂!自行車裝備全覽圖
2-1 車種
公路車、三鐵車計時車誰勝出?
選對車種,享受御風馳騁的競速快感
2-2 車衣褲
透氣、排汗、合身,補給拿取方便的小設計!
挑衣選褲,一路騎乘的貼身夥伴
2-3 自行車帽
帥氣、流線、安全性,缺一不可!
保護頭部,自行車王者的勝利頭盔
2-4 風鏡
貼合臉型、抗UV,是挑選的不二法則!
靈魂之窗堅定地,盯著要前往的方向
2-5 車鞋、踏板
卡式踏板、卡鞋的選購指南!
御風競賽,上不上卡差很大
2-6 零件收納
必備配件不可少,隨身補給不求人!
無接縫補給,不浪費賽程一分一秒
2-7 坐墊升級
從臀部至腰部的金鐘罩!
選好坐墊,長時間騎乘無後顧之憂
2-8 把手升級
體驗人車一體的絕佳操控力!
挑選適合「舵把」順利滑向終點
2-9 輪組升級
好車配好輪,追求極致速度感!
針對賽事挑對輪組,練習、競賽各司其職
2-10 訓練器材
體能、騎技、經驗,三效合一!
功率計+訓練台,訓練質量同時提升

PART3 終點拱門前的勇士
完賽即是勝利!用跑步衝破最後關卡
3-0 五分鐘看懂!跑步裝備全覽圖
3-1 馬拉松鞋、鐵人鞋
微笑跑過終點線的秘訣!
挑雙好跑鞋,鐵人比賽不鐵腿
3-2 一般跑服
不只耐操好用,更要帥到指數破表!
跑步背心&跑步褲,是基本配備
3-3 壓縮機能服
排汗、穩定、恢復,一次搞定!
結合高科技,一件抵三件
3-4 跑步配件
補給不求人,小配角大用處!
跑步必備配件,路跑補給快更有效率
3-5 訓練器材
善用訓練器材,長程跑輕鬆過關!
提升肌力、技巧與能量系統的秘密武器

PART4 體能訓練VS.科技輔助
訓練不只游騎跑,器材╳APP讓我變更強
4-0 五分鐘看懂!訓練器材全覽圖
4-1 體能訓練器材
提升身體柔軟度,增加體力、減少運動傷害!
讓心肺及肌耐力UP的好用器材
4-2 訓練APP
運動類型APP及線上運動訓練網站!
善用科技,為鐵人三項訓練打底
4-3 鐵人表
不只精準和效率,功能全備一表搞定!
善用鐵人表,賽程、訓練全記錄

PART5 登上競技場前的準備
踏上鐵人舞台,畫下完美Ending
5-0 五分鐘看懂!比賽日配備全覽圖
5-1 鐵人衣
掌握Time is Money的比賽原則!
一套穿到底的鐵人衣,免換超省時
5-2 晶片、號碼牌
做好萬全準備,不怕掉東落西!
帶好號碼及晶片,成績不漏失
5-3 補給品
比賽中怎麼吃怎麼喝才健康?
充足補給,賽程中體力能量值飽滿
5-4 移地裝備
鐵人包、汽車攜車架、攜車箱、攜車袋!
練就行李打包術,轉換移動穩當當
5-5 Check List
準備好了嗎?2個表格做好賽前總檢查
5-6 全台鐵人裝備店家大搜查

序/導讀

推薦序

沉穩的選手、整齊的賽事,國際化的初衷文/林澤浩台灣鐵人三項公司董事長

從一個專業的賽事主辦單位角度,是怎麼看鐵人三項運動的裝備這件事呢?我從代理ironman70.3賽事,後來又在台灣創辦LAVA系列賽事,一轉眼已經六年了。

我最初的想法是想將國際賽事規格帶進台灣,希望台灣鐵人賽事能逐漸國際化。對賽事單位而言,裝備並非拿來炫耀或是讓賽事現場好看,最重要的意義在於:選手如果能認真看待自己的裝備,了解自己的需求,同時也代表他是準備好了才來比賽。

因為,參加一場賽事,就像去參加考試。一個認真的學生會在事前做好充足準備,包括練習,包括工具。匆匆忙忙急就章的人,不僅對自己沒有好處,甚至可能會影響其他人。

比賽也是。一個沉穩的選手,會在賽前,好好挑選適合自己的裝備以進行訓練,會做好功課,了解賽場的環境、規則,以及調整裝備到最適合比賽的狀態。這樣的選手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因為,準備好的選手會管理好自己,會尊重賽事的相關規範,相對地能做到保護自己,也降低對別人造成的影響。

所有與賽事有關的人、事、物都達到一定水準後,將對我們與國際接軌更有幫助,賽事愈國際化,鐵人賽事在台灣將愈受到重視;我們都希望能夠這個產業愈來愈好的,不是嗎?

我們希望,裝備對選手的意義不是用來誇耀,而是一種提升賽事專業知識的媒介,準備好的裝備,意味著你也準備好來參與賽事,為自己的安全和成績負責。當愈來愈多民眾投入這項運動,也代表賽事教育的需求益形重要。身為賽事單位,我們很高興有這樣一本書籍出版,提供入門朋友一個指南,無須迷失在高價昂貴的迷思裡,真正從了解自己的需求去做準備.希望愈來愈多朋友投入,讓這個產業更成熟!

試閱

1-3游泳/防寒衣

冬季下水最溫暖的裝備!
低溫也不怕,游泳必備防寒衣

即使「鐵人三項」被封為現代「挑戰自我極限運動」的代名詞之一,但寒冷的氣候和冰冷的水溫,卻是多數鐵人選手的罩門。尤其是寒冷的冬天或初春的清晨,在面對鐵人三項的第一關——挑戰開放性水域的長距離游泳,即便是最優秀的長距離運動員,身體也很難招架得住,增加了挑戰的困難度。

「防寒衣」的誕生,無非是長年的歷史發展與等待中,鐵人三項參賽者或水上運動愛好者的一大福音。因為它不僅能夠讓身體的絕大部位,在運動時擁有足夠的保暖功能,並且不會侷限住各個關節的活動,還能夠提供浮力使身體在水裡多一份支撐,最有利於進行開放性水域的長距離游泳活動。

需求不同,材質及設計也不同

其實,防寒衣並非鐵人三項選手的專利產品,凡是水上運動如衝浪、浮潛、潛水或競速輕艇等,都會使用防寒衣來維持體溫。因此,因應不同的水中、水上運動,也讓防寒衣的剪裁設計及材質有所不同。

以衝浪為例,為了長時間在海面上等待浪潮升起的最佳時機,其防寒衣的功能集中在提供「保暖」及「防曬效果」,因此它的剪裁設計並不適合大範圍或激烈的四肢活動,關節活動容易受到限制。

相較之下,鐵人三項的防寒衣設計,則是為了提供參賽者良好的活動力與保暖效果,並且要求穿脫方便,因此會選用表面較為光滑的材質,以提升速度、整體包覆性較高,且大多為後拉式拉鍊,適合強度高的游泳項目, Blueseventy、 Orca、Rocket science、Profile Design等,是市面上較知名的防寒衣品牌。

如何選擇適合的防寒衣?

但在挑選防寒衣時,建議最好親自到店家現場試穿。因為購買防寒衣時,最擔心挑選到不合適的尺寸,導致在賽事進行時,行動被限制住或是產生不舒適感。最忌諱在網路上訂購防寒衣,畢竟適合自己比價格昂貴來得實際且重要。

選購防寒衣時,價格也是因素之一,「需求方向」、「使用頻率」則會影響價格。如果常參與需用防寒衣的比賽、希望增進游泳項目的表現,建議購買價格較高、性能較好的防寒衣;如果只是為了參加一場比賽,避寒功能需求較高,則可選購性能較一般的防寒衣,價格也比較負擔得起。

在店家試穿時,有幾點建議也要多注意:

1.穿上後請先確認臀部與胯下是否貼合。
2.活動肩膀,檢查是否因尺寸不合而使活動範圍受限。
3.最後確認是否會因為過度緊繃,而讓呼吸不順暢。
4.如果需要穿防寒衣比賽,在賽前至少要穿三次以上的試游,每次試游都至少要與你的游泳項目耗時相同,以確保防寒衣在長時間運動下不會過度摩擦。

科技提升,防寒衣不只防寒還能提速

鐵人專用的防寒衣並非使用同一厚度、同一材質的布料一體成型,主要考量到肩關節必須要有很好的活動範圍,大部份高階的防寒衣在肩膀及手臂部位,都會使用低於2mm厚度的布料,以提升舒適性。為了增加保暖效果,在胸骨以下至膝蓋以上的部位,會使用4~5mm的厚度包覆,同時也能增加浮力。

以Blueseventy高階防寒衣為例,上肢防寒衣使用不同厚度的布料來製造,除了提升運動的活動度,並能更準確快速地完成穿脫。

除了特殊剪裁外,防寒衣表面的特殊處理,也是提升效能的關鍵。從增加腰部、腳部的材質表面光滑度,以提升游泳速度,還增加了手部材質以提升划水效率,例如Orca S5防寒衣,腰部及腳部的光滑材質,提升了使用者的游行速度,在手部特殊的粗糙處理,可增加前手划水時的效率。這些微妙的設計都是高科技的展現,把防寒衣帶到不只保暖,還能提升競賽成績的層級。

防寒衣正確穿法

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在使用防寒衣獲得舒適度並成績提升前,要先學會如何正確穿上防寒衣,因為光是穿防寒衣都稍有困難度呢。

建議在不易流汗的環境下穿著防寒衣,因為身上的汗水容易增加防寒衣與身體的阻力。如果無法避免流汗,穿著時,可以先在手上套上與前臂同長的「塑膠袋」,因為塑膠袋不會與防寒衣的材質沾黏。套上手臂後,再如一般步驟穿上防寒衣,穿好後由手指方向把塑膠袋拉出,雙手雙腳都可以用相同這種方式穿上。穿上後確定胯下部位是否貼齊,肩膀活動不受阻礙即可。

Tips:達人這樣做!

防寒衣的保養小撇步

穿著防寒衣在開放水域中游泳,泥沙容易進入防寒衣中,使用過後如果未以清水沖洗防寒衣而直接晾乾,下次使用時,殘留的泥沙會與身體摩擦產生不適感。

在泳池中使用防寒衣之後沒有清洗,游泳池中的氯也會破壞防寒衣的材質,使防寒衣彈性變差,容易產生破洞。而且無論是哪一種防寒衣,因為厚度較薄,容易因不小心的拉扯而產生破洞,增加保養照顧上的困難。

在此提供達然的使用經驗談,告訴你防寒衣的保養小撇步:

1.使用完畢後,先用清水沖掉泥沙或泳池的水。
2.平放晾乾防寒衣。晾乾的地點也很重要,請選擇陽光照射不到且通風的地方。
3.風乾一天後,確認防寒衣所有部分都已晾乾,才能收起來。建議先在防寒衣上撒些痱子粉,再裝入密封的塑膠袋中;或是在塑膠袋放入防潮包,保持防寒衣乾燥。
2-5自行車/踏板、卡鞋

卡式踏板、卡鞋的選購指南!
御風競賽,上不上卡差很大

買了自行車後,馬上就會遇到要不要換上自行車卡鞋及專用卡式踏板,也就是俗稱「上卡」。許多入門車友剛開始騎車時穿的是一般跑鞋,隨著騎乘路線愈長、坡度愈陡,跟騎車隊愈來愈專業,多數會產生「上卡」的需求。尤其在分秒必爭的鐵人賽事中,「上卡」更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在討論如何選購之前,我們先來對對自行車卡鞋有些正確的認識,以消除一些疑慮或恐懼。

卡鞋2 大特色,高速騎乘更安全

「一定要上卡嗎?」「上卡真的會比較快嗎?」「穿跑鞋在轉換時不是更方便又安全嗎?」這是許多入門鐵人的疑問。大部分初入門者都認為卡鞋是困難而危險的,若不是為了追求速度根本就不需要上卡。但事實非完全如此,很多車友一旦上了卡鞋後便大呼「回不去了」。這是因為當身體熟悉了卡鞋的優勢後,不僅踩踏效率可以提高,高速騎乘時更安全。

特色1/能大大提高踩踏效率

首先,讓我們先來了解卡鞋和一般運動鞋在結構上的不同與特點。整個上卡的動作,是透過,「踏板主體」、「鞋底板」和「車鞋」搭配,把鞋底板鎖在車鞋鞋底上,鞋底板則可以扣在踏板上,達到固定的效果,大家通常會把這個動作,稱為「上卡」。

穿著卡鞋騎乘,方式與一般運動鞋不同,是用卡鞋拉提踏板形成一個圓形往前踩踏前進,就如同「車鞋與卡踏在行進中的運作模式」所示。過去我們穿一般球鞋、跑鞋騎車時,只能運用到下踩踏板的力量,同時一般鞋種鞋底較軟,產生變形反而吸收了腳踩的力量;卡鞋則可以幫助雙腳肌群在上拉時也參與,騎車時的肌肉運用會更全面,除了有機會騎得更快,也更不費力,騎得更遠。

特色2/能在高速迴轉速中確保踏板的穩定性

許多朋友擔心「上卡」的危險性。事實上,在自行車高速迴轉中,未上卡反而會更危險。一般車手在騎乘時,必須靠手、屁股、腳三個點保持平衡,才能騎得穩定,而在高速迴轉中,腳容易脫離踏板失去平衡,如果這時候遇上路面顛簸或是下坡路段,不小心三個支點失去一個,這非常危險甚至會發生「雷殘」(摔車)的情況。相較之下,「上卡」可以讓腳牢牢固定在踏板上,不管是高速迴轉或在危險路段,都能保持踏板的穩定,提高安全性。

剛接觸卡踏的車友,也常會擔心下不了車所造成的危險,只要經過正確的練習,都可以輕鬆掌握上卡的技巧。

選購卡鞋 3要1指導,騎車效能一把罩

知道卡鞋與一般跑鞋對自行車的優勢後,接下來就是教你如何挑選「適合」的卡鞋及卡式踏板。

要點1/挑選玻璃纖維或碳纖維材質的鞋底

卡鞋大多使用質地較硬的材料製成,像是玻璃纖維或碳纖維,鞋底較硬不會彎折,非常不適合走路。若穿柔軟的鞋底騎車時會變形,就像鐵鎚中間隔了一層海綿,會吸收掉大部分的力量。卡鞋鞋底材質較硬就不會讓力量流失了。所以購買車鞋(即卡鞋)時,考慮的是騎車的「功能性」,並非走路時的舒適性。

同一品牌的卡鞋,鞋底愈硬踩踏效率愈好,價格也愈高。市面上主要的卡鞋鞋底材質,硬度分別是碳纖維>玻璃纖維>塑鋼。

要點2/寬版卡鞋適合台灣人腳形

「很硬的卡鞋只適合專業選手用嗎?」「鞋底太硬穿起來會不會不舒服?」這是入門愛好者心裡的小小疑問。鞋底硬度對舒適性其實沒有太大影響,影響較大的反而是鞋子的大小和寬度。台灣人的腳形普遍較寬,可以考慮寬版的樣式,像是SHIMANO、Specialized或是Bont都有寬版的卡鞋。

Tips:達人這樣做!

製作一雙專屬你的卡鞋 ——客製化鞋款

除了市售的款式,也有廠商推出了客製化的服務,像是Bont的車鞋,從鞋身配色到足弓、鞋身寬度等,都可以依照消費者需求訂製,雖然價位比一般車鞋高,但光是「獨一無二」就相當吸引人了!

要點3/挑選專業三鐵車鞋,穿脫方便

同樣是車鞋但還是有功能的區分,例如「公路車鞋」以及「三鐵車鞋」。這兩者有何不同?這兩種車鞋在鞋底構造沒有太大差異,主要不同在於鞋面的設計。

公路車鞋主要用於公路競賽,由於時常有突然的加速,或是要面對終點高強度的衝刺,為了應付這樣的賽事節奏,公路車鞋在設計上注重足部包覆性,除了魔鬼氈之外,較高級的款式可能會用專利的快扣結構,方便車手在騎乘中微調。

而三鐵自行車項目較少劇烈加速,反而會希望在穿脫上更快速,便利不同項目間的轉換,所以在鞋面上大多只靠1~2條魔鬼氈固定。沒有鞋舌的設計,讓選手更快穿上卡鞋。

另外,眼尖的讀者會發現,三鐵車鞋的鞋跟有一個拉環,這個拉環除了方便套上車鞋套上,也可以將車鞋水平固定於車上。利用橡皮筋將已經上卡的車鞋水平固定在車上,游泳上岸後,可以馬上跳上車,不必再低頭穿鞋,減少轉換時間。

指導1/專業指導及適應訓練不能少

卡式踏板和車鞋已經屬於專門的競賽器材,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訓練,因此建議入門卡式踏板前,絕對要經過專業的車店或教練指導。卡式踏板不危險,危險的是在不會使用的狀況下貿然上路。

你用哪一種卡式踏板系統?

上卡的騎士常會被問到「你用的是什麼系統的踏板?」卡式踏板有不同的系統,不同系統之間不能交替使用,必須使用各自專用的踏板和鞋底板。目前有三大系統LOOK系統、SPD系統和Speedplay,三種系統各有特色,也有各自的愛用者,用下表來分析各系統的差異之處(比較表請見本書內頁)。
3-1跑步/馬拉松鞋、鐵人鞋

微笑跑過終點線的秘訣!
挑雙好跑鞋,鐵人比賽不鐵腿

歷經游泳及自由車項目後,身體勢必非常疲勞,在路跑通過終點線時,挑人們的的表情是笑容滿面或痛苦不已,是否有一雙功能性佳的跑鞋陪伴,具有關鍵的影響力。

有些新手認為可以一雙跑鞋跑遍天下,雖然慢跑、馬拉松或鐵人三項的跑步,聽起來都是路跑活動,但這三項運動實對身體的核心運動及雙腿的運用都不太一樣,無法用一雙跑鞋來滿足所有需求。再加上目前台灣路跑運動盛行,為因應龐大的需求,跑鞋種類從純速度需求的馬拉松跑鞋,到以舒適為主的慢跑鞋,還有為鐵人選手專門設計的跑鞋都有。跑鞋產品琳琅滿目,因此如何挑選一雙適合在鐵人三項練習或比賽穿的鞋子,成了鐵人選手們的必備能力。

跑步賽程適用鞋型,功能發揮百分百

走進運動用品店,最多項目的產品就是運動鞋,但並非所有跑鞋都適合拿來從事鐵人三項運動。有一種說法是這樣:馬拉松比賽就穿馬拉松鞋、鐵人三項比賽就穿著鐵人鞋。這聽起來相當合理,但挑選時千萬不要被鞋子的名稱所侷限,一雙符合賽事的好跑鞋,還要視其跑步強度及距離來判別。例如,在準備參加奧運標準的51.5公里鐵人三項賽事之前,這三款跑鞋都會用到,並非只有鐵人鞋;且依據訓練的程度及參加賽事的長短,跑鞋也有不同的選擇。

路跑鞋,適合路跑及鐵人初入門

路跑鞋鞋底厚實,雖然力量傳導不像馬拉松鞋一樣直接,會因質地柔軟而分散力量,而跑得較為費力。但路跑鞋的優點在於吸震效果非常好,能提供肌肉與關節相當的緩衝,讓使用者減輕腿部負擔。因此建議剛開始接觸鐵人三項、長距離訓練但強度弱、為了因應長時間路跑訓練的選手們使用。市面上較知名的品牌有NIKE、ADISDA、Asics、Mizuno、Brooks,價格也較平民約1,500~3,000元不等。

馬拉松鞋,適合路跑選手

馬拉松鞋與一般跑鞋或鐵人鞋最大差別,在於鞋底的厚度。馬拉松鞋的鞋底非常輕薄,能將向地面的作用力全部傳導到地面,使自己更快速地前進。也因為鞋底輕薄,鞋子無法提供避震效果,肌肉與關節必須承受較大的負擔。同時,馬拉松鞋對地面的耐磨係數也不好,若需要一次跑步超過42公里以上,不建議穿馬拉松鞋,改換跑鞋為佳。

另外,馬拉松跑鞋的鞋底以DSP顆粒材質為主,小顆粒獨立的分布於鞋底以增加抓地力,如同田徑賽場上的釘鞋一般。缺點是容易磨損而消耗,再加上馬拉松跑鞋單價較高,甚至有:「馬拉松跑鞋的單一左腳價格,都可以買兩雙路跑鞋」一說。因其價格較高的緣故,馬拉松鞋普遍都用於比賽,只有比賽前幾次的訓練才會穿來作為賽前的適應。

話說回來,馬拉松鞋因為輕薄而非常輕盈,對於腿部的提拉動作幫助很大,的確非常適合用於馬拉松比賽。但如果訓練量不足,還是可能會有腳部不適的情況發生,因此最好仍視自己的體能情況而定。

NIKE、ADISDA、Asics、Mizuno每年都會推出馬拉松新款鞋,也適合一般消費者,價位大約在5,000~8,000元左右。

在113公里鐵人賽事中,跑步占21公里;超鐵226公里中,跑步占42公里。當鐵進入跑步賽程前,已經經歷了3~8小時的自由車騎乘,雙腿狀況比僅跑馬拉松賽程更加疲勞且脆弱,如果還是穿馬拉松鞋跑鐵人,容易造成腿部的運動傷害。至於51.5公里,跑步才10公里,所以可以穿馬拉松鞋一跑到底,但還是要視個人體能情況而定,並非一體適用。

鐵人鞋,所有鐵人三項賽程都適用

鐵人鞋加強穿脫的方便性和排水設計。許多鐵人鞋的鞋面採用彈性的布質,讓鞋面有張力,容易套入拖除,以因應選手快速轉換;鐵人比賽時不會穿著襪子跑步,因此在鞋子底部設計排水功能,讓腳不會悶熱不適。因此鐵人鞋不但適合用在鐵人比賽,也可穿於一般路跑比賽。建議品牌有Zoot、Newton、Saucony等等,價位約在3,000~5,000元。

相較於馬拉松鞋的DSP鞋底顆粒材質,鐵人鞋和路跑鞋的鞋底主要材質是橡膠,並加強耐磨功能,其好用耐操性非常受鐵人選手的青睞。不過,若是平時訓練的話,還是建議穿一般跑鞋較合適。
Tips:達人這樣做!

穿不穿襪子學問大

「鐵人路跑賽段是否要穿襪子?」一直是入門選手的疑問。穿襪子會多花時間,不穿襪子又怕起水泡,該怎麼辦?

(X)51.5公里距離以下建議不用穿襪子。

因為51.5公里距離以下的鐵人賽,路跑距離為10公里以下,耗時較短,會以轉換快速為主要考量。但在平常練習中,至少要經過三次不穿襪子跑步的練習,每次至少跑40分鐘以上,確定鞋子和腳不會摩擦出水泡才行。

(V)113公里距離以上建議穿襪子。

因為長距離的113公里、226公里中,跑步至少會超過90分鐘以上,所以裝備選擇以舒適為主,讓跑步賽段能更順利完成。甚至可以在自由車項目就穿上襪子,自由車賽段結束後再換另一雙乾淨的襪子,讓跑步賽段更加舒適。

為因應於運動的需求,襪子材質以排汗佳為首要考量。棉質容易悶汗故不選用棉質。目前有許多廠牌推出運動的壓力襪,不僅強調排汗排水功能,並注入加壓功能,讓運動中的肌肉更具穩定性,是許多長距離賽的鐵人選擇。市面上現有的品牌如Comperssports、Titan、Atlas等等,價格約在台幣1,000~2,000元之間。

挑選跑鞋3原則

接下來就是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跑鞋。在這之前,要先了解自己的腳是什麼足型,才能進入怎麼挑選的問題。

原則1/依足型選擇

每個人的足型不同,跑鞋的設計也因此有所差異。一般常見的足型主要為:扁平足弓、正常足弓、高足弓、寬楦頭及窄楦頭。

如想準確地辨別自己足型,可至具有精密測量足型儀器的跑鞋販賣門市接受測量。因為經過測量後的數據來挑選鞋子,比較能讓鐵人們在比賽中經過長時間騎乘自行車而腫脹的腳,有個舒適的空間來發揮路跑項目。如果在尺寸和足型的挑選上有了錯誤的判斷,會讓最後的路跑賽程寸步難移。

原則2/一定要親穿測試

雖然網路購物發達,但選購鞋子時,建議親自至店家試穿最保險。因為涉及個人腳長及足型的不同,挑選時也會產生不同的問題,可以先從書上或是各種媒體資訊了解跑鞋的特性後,實際穿上並簡單的跑走適應後,再決定是否購買。這個步驟能確保買到合適的鞋子,減少練習和比賽中跑鞋不合腳的問題。

原則3/比賽與練習穿不同鞋款

因為比賽及練習強度跟距離都不一樣,對雙腿的負擔也不同,因此建議能穿不同種的鞋子。不過,練習時的模擬也是必要的,在練完車後換穿跑步的鞋子,以了解這雙鞋是否適合於比賽中使用。能力較好、經驗較佳的選手,可挑選有助於提升成績的馬拉松鞋;初次挑戰長距離或鐵人新手,則建議挑選有較多支撐力的鐵人鞋和路跑鞋,來減緩負擔為佳。

Tips:達人這麼做!

跑鞋清洗及保養不能馬虎

雖然跑鞋設計越來越實用和方便,但跑鞋的保養絕不能馬虎。在以下分享跑鞋的清洗和保養的方法。

1.清洗:結束一場鐵人賽後,可先換拖鞋或備用鞋,將比賽穿的跑鞋拿至水龍頭下沖洗,甩乾,裝進塑膠袋帶回家。

2.脫水:回家裡用脫水機脫水。請將鞋子放在脫水機滾筒內壁兩側,脫水機一運轉,鞋子就能因離心力而貼於滾筒壁上,減少碰撞。脫水時間約1分鐘,切過長以免鞋子變形扭曲。

3.乾燥:脫水後放在陽光曬不到的通風處放置晾乾。雖然跑鞋的鞋面屬於布質,但跑鞋鞋底與鞋面有黏著劑,因此不要用烘衣機和吹風機乾燥,高溫會讓跑鞋鞋底脫離。所以若萬不得已一定要快速烘乾,建議吹風機要設定為涼風,加速排乾附著在跑鞋上的水分。如果沒有脫水機,可以塞報紙在鞋子內,利用報紙吸水的效果,幫助鞋子恢復乾燥。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2354353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136
    • 商品規格
    • 26*19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預計 2024/06/08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