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米糖相剋─日本殖民主義下臺灣的發展與從屬

米糖相剋─日本殖民主義下臺灣的發展與從屬

  • 定價:300
  • 優惠價:79237
  • 優惠期限:2024年04月09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此書就臺灣農業的歷史從事了詳盡而精細的研究。柯博士的著作提供了無價的知識。一方面,它就一個仍有待瞭解的帝國主義在一個鮮為人知的地方所發生的事情經過,增進了我們的理解,另一方面,它就人類最重要的、但性質卻截然相異的兩種食物──米與糖──的歷史,還有更多的可以告訴我們。── Sidney W. Mintz, John Hopkins University(引自他為本書前身英文版所寫的前言)

  「米糖相剋」不僅是臺灣「殖民化」的重大問題,更是日本帝國主義在殖民地呈現出嚴重自我矛盾的例證。著者柯志明博士不僅就這錯綜複雜的兩層架構問題,作出誠懇的探究與批判,且更上一層樓,引進戰後第三世界研究盛極一時的「連屬理論」(articulation theory) 等理論架構,開展出新的境界,成就殖民地發展模式的一家之言。柯博士以這樣孜孜不倦的研究精神以及精益求精的問學態度,作出他自己的學術貢獻,對臺灣社會科學研究來說,實屬難能可貴,彌足珍視。為此,特綴數語,聊表敬意。──涂照彥,名古屋大學名譽教授
  ◎新新聞第898 期—晏山農書房「舊瓶新酒的新本土論述」(2004.5.20)
  ◎日本亞洲經濟研究所發行之《亞洲經濟》書評(2004.2)
  ◎臺大歷史學報第34 期(2004.12)書評:陳思宇〈從社會行動者互動的視角重構台灣殖民研究的理論框架︰評述柯志明著《米糖相剋—日本殖民主義下台灣的發展與從屬》

 

目錄

  導論
  一、帝國主義模型:走向壟斷的資本主義化
  二、市場均衡模型
  三、「局部資本主義化」與多種生產模式的並存
  四、家庭耕作式農業的「連屬」
  五、「邊陲資本主義」?

  第一章、商品化與家庭耕作式現代農業之形成
  一、殖民政府與商品化的奠基工作
  二、土地制度的保存與改造
  三、農業生產的商品化與日本資本的滲透及支配
  (一)洋商資本的驅逐與本地資本的馴化
  (二)農業生產的商品化
  (三)日本糖業資本的滲透與集中化
  (四)商品化及其界限
  四、商品化與農業的資本主義轉型

  第二章、糖業資本與臺灣農民
  一、資本主義經濟下的家庭農場
  二、土地集中的障礙
  三、農村的生產關係
  四、家庭農場強韌的存活能力
  五、糖業資本搾取農業剩餘的機制
  (一)甘蔗收購價格的形成
  (二)製糖會社對蔗農的支配
  (三)製糖會社的兩難
  六 、結論

  第三章、米糖相剋
  一、所謂的「米糖相剋」
  (一)調和說
  1. 爭地問題
  2. 相對價格問題
  3. 政治問題
  (二)敵對說
  二、生產模式的連屬與民族矛盾
  三、邊陲資本主義下的部門不平等分工及生產力不平均發展
  四、結論

  第四章、米糖體制的危機與本地階級結構的再整編
  一、「平衡而均惠式的發展」:臺灣作為殖民發展的異例?
  二、階級支配結構
  (一)土地分配模式與變遷的長期趨勢
  (二)土地收益的分配:地租率
  (三)本地地主的盟友:土壟間
  (四)米糖部門階級支配結構的比較
  (五)階級支配與經濟利益的分配
  三、不平等的勞動報酬
  四、階級的結盟與衝突
  五、本地地主制的削弱及家庭耕作式農業的自耕化
  六、結論
  結論:米糖相剋、發展與從屬
  附錄一、米、蔗、糖的價格,收入與土地生產力(1910-1939)
  附錄二、南、北部蔗田面積及佔全島蔗田比
  附錄三、甘蔗、米之面積,產量與生產力(1905-1942)
  附錄四、地區及單、雙期作別水田地租率
  參考文獻
  度量衡換算表
  索引

 

  躊躇了許久,終於決定動手將拙作 Japanese Colonialism in Taiwan: Land Tenure, Development, and Dependency, 1895-1945 (1995)改寫為中文。或許有人會問,既然有了英文本何必多此一舉出中文版,如真有需要,找人翻譯一下就好了。的確,起先我是有請人代勞的念頭,但基於從前幾次翻譯別人作品及自己作品被人翻譯的經驗,深自體會到中英文間寫作風格與討論方式實有不可跨越的鴻溝存在,故遲疑至今。前陣子由於剛寫完《番頭家》一書,抽個空檔自己動筆試譯了一下。沒想到,一作下去就一發不可收拾。就中文版現在的樣子,讀過英文版的讀者兩相比較之下,或許會與我有相近的感受,那就是,本來只想略事整修門面,結果卻近乎打掉隔間重建。翻譯變成了改寫。

  相較於英文版針對英文讀者需求而作的詳盡歷史背景交代,中文版刪除了討論清代臺灣地權演變與國家角色的一章,1另外添加了〈米糖相剋〉一章,以便就理論部分作更充分的討論。除了章節的變化外,內容也因應中文讀者的需求與新的研究發現而有所調整、更動。

  英文版裡筆者理論對話的對象主要是西方文獻裡慣見的現代化理論(modernization theory) 與從屬理論 (dependency theory)。2作為對照,本書主要對話的對象則是日文文獻裡相關的帝國主義與殖民經濟理論。書內就研究相關的議題回顧了中、日文文獻以及英文文獻裡的既存論點與爭辯,俾讀者能兼聽則聰。筆者除在理論上與不同的見解從事批判性的對話,更提出自己的理論架構嘗試補全前此各家論法不足之處,以期對於日治臺灣的殖民發展得到一個比較全面性的瞭解。有鑑於過去不同語文的文獻間,在領域的界定、議題的選擇乃至概念的使用,都相當缺乏溝通與共識,要從事對話與整合顯然不是件容易的任務,也構成本書最大的挑戰。

  受惠於矢內原忠雄 (1929)、川野重任 (1941)、與涂涂照彥 (1975)等各家先進在日治臺灣研究上的累積與傳承,3後人就經驗資料的發掘或已難再有重大的突破,而前人一再交代過的經驗現象也無需連篇累牘,本書歷史背景介紹的部分是以力求簡約。本書專注的是對於歷史事實的重新解釋與新見解的提出。就此目的,或有需要更為細緻的資料以及重新以不同的方式整理和校正既有的資料,則勉力為之。

  行文至此,作者不禁緬懷矢內原忠雄當年在《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一書序言內所揭示的理論意旨。他說:

  本書雖亦是事實的歷史敘述,但作者主要著力之處,乃是事實意義的說明。日本佔領臺灣以後的情形,有關其沿革及現狀之事實的敘述,不乏臺灣總督府出版品及其它著作。作者乃是以這些政府或民間出版品所提供的事實為材料,試圖分析臺灣自身,以及與臺灣有直接關連,的政治經濟發展之事實關係,探究其社會意義,以闡明臺灣統治的性質。(矢內原 1929:iv)

  仔細思量,涂照彥與本書作者等後人,從反省與修正矢內原忠雄的理論出發,所提出的競爭性理論 (competing alternatives),亦是一本這段話的精神,試圖找出能更有力的掌握歷史事實的概念工具。4經驗資料的選擇雖然各有所重,但讀者不難看出彼此間重疊的部分相當大,主要的差異其實表現在對於現象的理論解釋上,而不在於誰發現了更為新奇的資料。刻意在理論上採取針鋒相對的鋪陳方式,目的不外乎想透過對話與爭論焠煉出更為精準的概念與力足以涵蓋更多現象的解釋架構。

  除了治學方法不同於一般學者外,矢內原忠雄尤其特出的地方在於他的人道關懷。他在序言裡表白:

  我衷心仰望實現「被虐待者的解放,沈沒者的上升,而自主獨立者的和平結合」。本書是帶有這種心情的著者,以這種心情所作的一項學問勞作。(矢內原 1929:v)

  就此關懷,上面這段文字裡明白的告訴我們,他所選擇的實踐方式是:學術著作。理由為何,他也說得相當清楚:

  本書是科學分析的著作,並非為提倡政策而著的政論。然事實關係的分析明白指摘問題的所在及性質,而歷史發展的把握指示了今後發展的方向。過去政策的說明、現在政策的批判以及將來政策的樹立,只有依據事實發展的正確認識,才有可能。(矢內原 1929:v)

  矢內原忠雄的人道主義關懷以及將此關懷與學術結合的努力,帶給初讀他著作還是大學生的我相當大的啟示。將心比心,我相信他的學術實踐也曾經激勵過不少人。就用他以上這些話來與諸多志趣相投的同好們相互勉勵吧!

  本書從構思到寫作的階段承蒙恩師 Mark Selden 在思辨乃至文字上不厭其煩的指正,更感謝他長期以來在本書的出版與修改上不斷給予溫暖的鼓勵與幫助。能碰上這麼一位良師益友何其有幸。Sidney W. Mintz 一向是筆者景仰的學術楷模。一九九一年他來臺訪問時,筆者有幸陪同他走訪嘉南地區的蔗農與糖廠。朝夕相處數日,除討論請益受惠良多外,對於一位大師級學者的行誼風範也有更深刻的體會。Mintz 教授從世界糖業比較的觀點,就筆者研究的日治臺灣糖業幾度深入提問,真有如醍醐灌頂,對筆者當時尚未成形的理論架構實有臨門一腳的功效。續後,他對筆者研究諸多獎掖,並為於美國出版的本書前身(英文版)撰寫序論,更令人銘感在心。涂涂照彥、張漢裕、Hill Gates 等人分別曾於研究的不同階段撥冗與筆者討論,並不吝給予指正,獲益非淺,感激萬分。寫作期間,多蒙陳兆勇細心幫忙整理、校正資料及統計數據,並參與討論,特此一併致謝。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3071075
  • 叢書系列:TSS 臺灣社會學叢書
  • 規格:平裝 / 21 x 14.8 x 1.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由於日本進口砂糖耗損不少寶貴的外匯,殖民政府配合母國需要,大力扶植、推廣蔗糖生產,米相對而言是被輕忽的。受到保護措施與貼補的鼓舞,日本私人資本在臺的投資集中在獲利頗豐的糖業。不過,糖業資本的利潤主要並非來自剝削勞工—不是來自製糖會社直營的大規模栽植農場或現代化新式製糖廠裡的僱傭勞動。日本資本家豐厚的利潤基本上仰靠低價收購本地人家庭農場生產的甘蔗原料。憑藉著原料採集區制度下對甘蔗市場的分割與壟斷控制,日資糖業得以自行決定甘蔗收購價格。在其自訂的米糖比價辦法下,甘蔗原料收購價格被設定為依米作維生部門裡農民的收入水準而定。

製糖會社所付的甘蔗原料成本鎖定於米作部門的維生收入。這種制度設計有其隱藏的政治意涵。糖業資本的利益既然直接得自於壓下原料收購價格,所有有助於提高米作部門收入水準的作為,必然妨礙到糖業的利潤。糖業資本心知肚明,剩餘搾取機制的成功運作端賴強加對米價不利的交易條件,讓米作收入即使在生產力提高的情形下仍然不得增長,或者,在前者窒礙難行的情況下,乾脆阻撓米作生產力的成長,以防制米農收入的提昇。殖民政府由於自身之利益(例如,砂糖消費稅)與擴大砂糖輸日緊密相連,向來偏袒日資糖業,對米作部門的發展消極相應,必要時甚至不惜插手反制,以免受殖民者收入水準上升,殃及糖業利潤。

殖民政府與日本糖業資本聯手設立的定價機制借力於米作(維生)部門遲滯的發展作為壓抑甘蔗收購價格的槓桿支點,以襄助糖業資本的積累。意圖限制一般本地人部門於低生產力之經濟活動的,正是安穩舒適的倚靠市場控制取得豐厚利潤的外資現代出口部門。

就以上現象而言,1925 年以前臺灣的殖民發展可說是相當符合邊陲資本主義模式。縱然如此,臺灣 1925 年以後的經驗卻與此模式有所落差。伴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日本加速進行的工業化與都市化,母國對於價廉物美的殖民地米需求日增,促成台灣米作生產的擴張。其所帶來的結果還包括了廣受矚目的一九三○年代農民生活水準的實質提升。

一九二五年後臺灣米生產與出口的擴張,對原先的脫節式經濟與生產力不平均發展,造成紓解的效果。在米生產擴張的過程中,臺灣本地人米生產者起而與日資企業競爭土地與勞力,逼使地價與工資節節上升。更致命的是,一反殖民政策的初衷,米作農收入水準提升並拉抬了甘蔗原料收購價格,危及原本建基於米作部門低收入水準的定價機制。此即當時貼近實際狀況的日資砂糖業者以及從事農業經濟的日本學者大聲疾呼(而以日治臺灣為殖民發展異例的西方學者卻視而不見)的「米糖相剋問題」。米農收入水準的上升威脅到日本在臺資本家的利益—糖業資本痛惜廉價原料供給不再,一般工業資本家則不豫於米價與相應勞動成本的提高,以及工廠勞力供給的不足(無足夠驅力迫使農民離鄉就業)。以上諸種後果構成日本在臺資本積累的障礙,也正是當時殖民政府主要關切所在。促成臺灣特異發展的原動力,正如本研究所顯示的,並非出自日本獨樹一幟的殖民主義,而是無意間觸發的,實非殖民官員與日本資本家原初的規畫。

會員評鑑

5
1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5
|
2007/07/30


所謂的「米糖相剋」問題自矢內原忠雄提出以來,各家說法不一,涂\ 照彥、日本許\多學者都有所繼承發揮,直到柯志明先生本書可以說大 致有了個總結。

整個「米糖相剋」問題,成了農民在捲入資本主義市場架構的過程中 ,國家、市場、農民乃至中間各層組織(議會、小地主、糖廠、糖篰 、土壟間等等)在既有的架構下如何可能「行動」。

當總督府以其權力介入臺灣農民與世界市場的連結時,這當中的利益 如何分配、轉移乃至造成了何種的權力(利益)衝突,其影響的層面 不是只有表現在臺灣的社會矛盾中,而是連帶對日本殖民母國本身的 社會結構也有連帶式的影響。

而若米糖相剋的問題其實只是農民與資本之間的衝突矛盾的表面現象 ,那麼戰後臺灣在主權轉移時期又會有什麼現象與矛盾?目前已看過柯志明先生有關於米價問題及糧價政策的論文,糖業也已有幾本相關 碩士論文有過討論,但作為國家資本的土地問題,tsuyu師曾告知仍未見有相關的著作有過深入探討,或許\可待來者。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21世紀的人生難題,線上解憂價,單本88折,二本85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共和國截止加碼
  • 天下雜誌
  • 時報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