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到貨2本75折
淨法與佛塔︰印度早期佛教史研究

淨法與佛塔︰印度早期佛教史研究

  • 定價:336
  • 優惠價:87292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本書是研究印度早期佛教律制與信仰的學術專著。作者依據翔實的文獻資料和碑銘材料,對印度早期佛教僧團的淨法與佛塔信仰做了深入的梳理與研究,指出所謂淨法是佛教僧侶的行為準則,主要涉及衣食兩方面。印度佛教的部派分裂即導源于對淨法理解掌握上的諸多歧異。作者還通過對有關佛塔信仰各方面的深入探討,認為在傳統習俗影響下,佛塔信仰逐漸成為佛教的信仰形態之一,也日漸成為理解部派佛教的途徑之一,它對大乘佛教的產生有一定的影響。

本書共分早期佛教淨法研究及其早期佛塔信仰研究兩部分。第一部分重點討論四大廣說、五淨法、七淨法、十事非法及衣食等淨法問題,對淨法的產生及其流變進行全面研究。十事非法與衣食淨法是我們關注的重點,並認為十事非法,在上座部枝末分裂以前即已出現,其內容基本反映了上座部與大眾部等根本部派的律制觀點。
 

目錄

上篇 早期佛教淨法研究
第一章 問題的提出
第二章 四大廣說與早期佛教的淨法原則
一 偈布薩與制立學處
二 四種廣說與淨法原則
第三章 早期佛教淨法的源流與分類——五淨法與七淨法
一 五淨法與律藏結集
1.1.制限淨
1.2.方法淨
1.3.戒行淨
1.4.風俗淨
二 七淨法與波羅提木叉
2.1.僧坊淨法
2.2.林淨法與房舍淨法
2.3.時淨法與方淨法
2.4.國土淨法與衣淨法
第四章 十事非法與律藏學處
一 十事名稱
二 十事內容考論
2.1.角鹽淨(singilona-kappa)
2.2.二指淨(dvangulakappa)
2.2.1.二指淨與埋時食戒
2.2.2.二指淨與足食戒
2.2.3.二指淨與二指抄食
2.3.聚落間淨(gamantara-kappa)
2.3.1.律藏對聚落間淨的解釋
2.3.2.道行淨法與別眾食的關聯
2.4.住處淨(avasa-kappa)
2.5.隨喜淨(anumati-kappa)
2.6.習先所習淨(acinna-kappa)
2.7.不攪亂淨(amathita-kappa)
2.8.得飲(門者 du)樓羅酒(kappati jalogi patum)
2.9.無緣坐具淨(kappati adasakam nisidanm)
2.10.金銀淨(kappati jataruparajatam)
2.10.1.金銀淨與受畜金銀戒條文
2.10.2.金銀、寶及其形態
2.10.3.捉取金銀及其處理方式
2.10.4.大眾部對金銀錢的處理及斷想
三 結語
第五章 食淨法與儉開七事
一 淨地與淨廚
二 儉開七事
第六章 衣淨法
一 衣的種類
二 比丘的三衣與淨法
三 比丘的學用衣類
第七章 余論
一 律藏中常見的淨法
二 結束語
下篇 印度早期佛塔信仰研究
第一章 問題的提出
第二章 支提崇拜與佛塔信仰
一 支提初期的諸種形態
二 聖樹支提信仰與佛塔的關聯
第三章 佛塔信仰的起源
一 Stupa信仰的起源
二 Stupa的語源
三 佛塔的象征
第四章 佛陀的荼毗與舍利供養
一 佛陀的葬儀
二 八王分舍利與建塔供養
第五章 佛塔供養的源流
一 過去佛的塔崇拜與營造方法
二 發塔、爪塔與聞塔
第六章 佛塔的土地所屬與部派的僧中有佛、無佛論
一 塔地、僧地、塔園
二 佛物、僧物、塔物無盡
三 僧中有佛與無佛
第七章 塔的供養
一 塔的供養物
二 禮塔的禁止事項
第八章 早期佛塔的圖像學考論
一 文獻中所見的佛塔圖像
二 Bharhut、Sanchi佛塔裝飾圖案形態與象征
第九章 部派佛教的佛塔信仰形態
一 佛塔信仰的族群
二 佛塔與女神信仰
第十章 碑銘中所見的佛塔信仰——兼論部派佛教思想與佛塔
一 舍利安奉及佛塔、支提建造的碑文
二 部派佛教思想與佛塔信仰
第十一章 結束語
附錄︰印度早期佛教的異部派比丘考索
參考文獻
縮寫語
後記
 

佛教產生于印度。印度的佛教,釋迦牟尼時代的詳細情形,現在已經很難考察。與釋迦牟尼時代最接近的,是早期的佛教。我們今天見到的佛教文獻,即後來一般所稱作的大藏經,最早開始形成一種體系,估計就是在這個時期。這一時期佛教的學說,傳統上常常被歸納為戒、定、慧三學。這樣的歸納,到今天為止,依然有意義。因此,如果說三學構成佛教最初和最基本的理論框架,應該沒有什麼問題。三學中為首的,是戒,也就戒律。關于佛教的戒律,可以講座的話題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現存的,我們能看到的,完整或者不完整的幾種戒律,其中的內容,窨是怎樣形成的。當然,如果要深究,這是這個很大的內容。不過,問題雖然很大,研究卻可以較小的地方入手。湛如博士的書,《淨法與佛塔——印度早期佛教史研究》,其中講座的第一個問題,佛教的淨闔,便是這許多問題中的一個問題。作為研究的對象,這個問題,曾經有過很多爭論,在整個佛教發展的歷史上,它雖然不能說受到了最大的注意,但並非不重要。

佛教的戒律,說到底,其實很簡單,就是,對于佛教僧人們來說,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淨法原則上講就是可以做的。但這種簡單的規定後面卻有不簡單的意思。什麼可以,為什麼可以;什麼不可以,為什麼又不可以,既牽涉到佛教最根本的一些理論觀念,也牽涉到印度傳統社會生活習慣中方方面面的許多問題。何者為“淨”,何者為“不淨”,又有種種不同的意見。例如,按照佛教的傳說,佛教最初分裂為上座和大眾兩大部派,二者之間,最大的爭論,就是僧眾們對幾種淨法的理解不同,兩派僧眾各自依照自己的理解執行不同的規矩,由此分道揚鑣。這段歷史,上座部或上座部系統與大眾部兩方的記載不完全一樣,一方講的是“十事”或者說十種“淨法”,另一方則說是“五淨法”,但爭執的焦點都是淨法問題。至于此後佛教部派所發生進一步的分裂,雖然其問往往有更多的原因,但在許多情形下,與佛教淨法相關的律制方面的因素始終有所牽連。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書中討論的似乎是一個小題目,卻牽涉印度佛教史研究中一些很重要的方面,例如部派之間在律制方面不同的規定,不同時期,不同的教眾對戒律中一些條文不同的理解,以及這些條文前後的變化等等。對于印度佛教史的研究而言,如果要想深入下去,這些問題,不能不弄清楚。

依照湛如博士在書中研究的結果,佛教的律的形成有一個前後的層次。這一點,我非常同意。在學術界,也大致已經是一種共識。湛如博士又提出一個意見,認為在這中間,又依次有一個從四大廣說到學處,從學處到波羅提木叉的過程。我的感覺,從邏輯上推斷,這樣的提法也很有道理。湛如博士在書中對此做了比較詳細的分析。我由此面生出和另一個感覺是,如果我們對佛教戒律中的其他許多問題,也做類似的分析,也許會有更新的發現。

……
 

詳細資料

  • ISBN:7101051073
  • 規格:平裝 / 377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中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針灸匠張寶旬食療養生書《對症食療小妙招》 祛除百病吃出健康!
 

購物說明

溫馨提醒您:若您訂單中有購買簡體館無庫存/預售書或庫存於海外廠商的書籍,建議與其他商品分開下單,以避免等待時間過長,謝謝。

大陸出版品書況: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書況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封面老舊、出現磨痕、凹痕等均屬常態,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請注意,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調貨時間:若您購買海外庫存之商品,於您完成訂購後,商品原則上約45個工作天內抵台(若有將延遲另行告知)。為了縮短等待的時間,建議您將簡體書與其它商品分開訂購,以利一般商品快速出貨。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翦商作者新作79折
  • 針灸匠張寶旬
  • 浪漫小說精選3本72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