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分類

0417~0419_BL展

焦點議題

 

選書推薦

出版情報

新聞播報後,我們看見、聽見了什麼?

新聞播報後,我們看見、聽見了什麼?

《這不是社會新聞》以一樁命案開頭,十九歲的少年接到妹妹來電:「爸爸剛剛殺了媽媽。」不怕爆雷,這是一起警方只需追究犯案動機的命案,但作者貝松要我們看見的是背後更深遠的事物:家爆慘案發生後,那些被遺留下來的人,他們怎麼辦? 當悲劇發生在未成年的孩子身上,他們首要面臨的是幾近整個世界的崩毀,司法體制在追求正義的過程卻未必能提供相應的保護與支持。他們只能隔絕情緒,沒有時間能為逝去的親人哭泣── 哥哥搭上返家列車,報警、單獨前往認屍、陪伴目睹事情發生而遭受極大打擊的妹妹。他作為原告參與審判,法庭上全家人都在──除了死去的媽媽──妹妹是證人,被告席上坐著逃亡後被捕的爸爸。一旁辯護律師正辨稱父親的殺人行為是「一時衝動」,他想:「我寧願我們曾經殷切期待的審判不曾發生。」 整起突發事件給兄妹兩人帶來難以彌補的傷害,他們傷慟、自責、懊悔,讀者也將跟著一同思索:面對家暴,我們是什麼都沒看到,還是什麼都不去看?我們是沒有自覺,還是試圖和自己的良知妥協?當良知發出警告時,我們是不是找了藉口安慰自己?目睹兒需要多少時間才能從深淵裡爬出來,這僅僅是時間的問題嗎? 家暴的受害者不只受虐者,悲劇帶來的傷害也並不因為兇手被逮捕判刑而結案。創傷就像驅趕不走的鬼魂,緊緊依附在被留下的目睹兒身上:摯愛的母親被殺了,今後要如何看待父親?他是殺人兇手,但家人間曾確實存在的愛與溫暖又豈能一夕推翻與抹煞?這是心靈上的受虐,空掉的一塊要花上長遠的時間心力才得以重建。 關於家庭暴力、創傷修復,關於父權、社會結構、自戀型人格,以及我們永遠還能關注得更多、做得更好的兒童權益──這本小說所要探討的是諸般活生生的現實,遠大過一則被炒過即忘的社會新聞。

處處驚奇的「仙靈」宇宙:《祝由師》

處處驚奇的「仙靈」宇宙:《祝由師》

你可能聽過〈清明上河圖〉,但你知道〈清明上河圖〉裡都畫些什麼嗎?現藏於國立故宫博物院的清院本〈清明上河圖〉,與北宋時張擇端的版本已有很大的出入,是清朝雍正年間,陳枚等五位宮廷畫家奉旨,費時九年合力繪製完成,在這幅長十一公尺,寬三十六公分的畫卷中,精細的描繪出汴京的建築與庶民日常,畫中有虹橋、人參鋪、鞋鋪、古董店、小兒科……,而這幅繁華富庶的城市圖像,也成為《仙靈傳奇之古物奇探:祝由師》的冒險場景。 「穿越到古畫裡冒險」,在【仙靈傳奇】並非第一次嘗試,主角之一的曄廷便曾在過去的故事數次穿越畫境,更在畫作中摸索出一套劍術心法。然而〈清明上河圖〉中豐富的構圖,目不遐接的建築和人物,卻讓子系列「古物奇探」開啟了全新的路線,這次擁有法力的五位主角們,將在五段故事輪番登場,更融入推理解謎的元素,讀者必須跟隨主角一起抽絲剝繭,才能揭開隱藏在謎團背後的真相。 故事開始於五位主角來到故宮參觀,能夠穿越畫作的曄廷,帶領四個朋友穿越進入〈清明上河圖〉,然而迎接他們的卻是接二連三的離奇事件,像是,古董店弄丟已找好買家的珍稀古物,累積的百年商譽將毀於一旦;花轎上的新娘在落轎時突然消失,只留下轎內的一只多寶格……,五位主角像是古代的偵探般展開調查,最後發現這些事件背後都和「祝由師」這個神祕的職業有關。 什麼是「祝由」?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關於它的記載:「余聞古之治病,惟其移精變氣,可祝由而已。」可以知道,「祝由」是一種古代醫術,類似現代的催眠和心理療法,但因為是透過咒語和符籙來治病,讓它蒙上了一層神祕色彩。在這次新書裡,咒術高超的祝由師,不僅會讓我們看到他們如何利用符咒治病、操弄人心,也將成為左右情節發展的關鍵人物。 除了好看的冒險故事,這次【仙靈傳奇】也首度和國立故宮博物院合作,每篇故事後皆附有研究員們的專業解說,文物也都是來自於臺北故宮的常態性展品,只要走入故宮,就可以與書中出現的古物相見,為此我們也特別設計了《仙靈傳奇:闇石再起》實境解謎遊戲,希望將閱讀「立體化」,帶給讀者更加多元的體驗。 在去年《鏡道》出版後,【仙靈傳奇】的本傳便告一段落,但隨著子系列「古物奇探」登場,不管是過去喜歡《仙靈》的舊讀者,還是長久以來聽過這套書,卻不知道從何入門的新讀者,都可以在這次的作品中找到樂趣,歡迎大家翻開《祝由師》,和我們一起進入這個處處驚奇的「仙靈」宇宙!

讓孩子學會聰明表達自己的想法,學校生活就會更自在

讓孩子學會聰明表達自己的想法,學校生活就會更自在

在一次朋友們的聚會中,有個朋友分享,他最近去了一趟孩子的學校。因為其就讀小學的孩子被同學打了,也打了同學。原因是同學一直拿走他的東西,幾次後,小孩終於受不了,出手推了同學,然後同學也還手了…朋友接到老師的電話時,非常訝異孩子竟然會成為學校打架事件的主角。接著,大家的話題就幾乎都圍繞在小孩的學校生活上。 另一位朋友則提到,她孩子的班上有一個調皮的男生,很喜歡作弄女生。有一天,她的小孩與幾個同學在下課時聊到頭髪的話題,同學稱讚她的頭髪很直很好看時,那位男生竟然直接把膠水倒在她孩子的頭髪上,原因是他想看頭髪加上膠水會不會更好看。大家才發現,小朋友在小學的生活情況還真多,而家長真正知道的可能只是九牛一毛,因為小孩大部份都沒有說。等知道時,有些小事可能已經變成嚴重的問題了。 所以,孩子願意分享學校生活的點點滴滴是好事,大人可以藉此和他們談談自己的經歷與解決問題的方法。回想小時候的學校生活,我們一樣有著這些經歷,會遇到各種的情況與問題,有時也會不知所措。只是,沒有人能替代別人過生活,即使是最親近的家人也是如此,最終還是得靠孩子自己一個人走過。但不需要過度擔心孩子,如同這本書的作者所提到的,孩子擁有比我們想像中更強大的成長力量,就像我們不知不覺成為了大人一樣,他們可以透過各種資訊與經驗而變得成熟。 學校的課程裡沒有教到如何與同學相處,但就像國文、數學需要學習一樣,小孩遇到的學校人際關係課題也需要練習。在《同學別鬧了:面對愛搗亂同學的聰明說話術》這本書中,透過實際調查與作者在小學教學現場的實務經驗,彙整出62個小學生常見的人際關係問題與煩惱,提供了應對的方法。可以讓孩子在學校遇到各種來自同學的困擾時,有一些具體的參考資訊。幫助孩子學習表達自己的想法與心情,懂得如何處理問題,更能掌握人際關係,累積成功的社交經驗,讓小學的生活更自信與自在。

不想過於顯眼,只想當低調的100分之1

不想過於顯眼,只想當低調的100分之1

請想像一下,在偌大的校園中,如果你進入了一間相當寬敞的教室,看到大學生們會是怎麼就座呢?很多人想像的或許是兩位好友坐在一起,不熟的同學間會隔著一個座位坐,有些人不想直接進入教授的視線範圍,就會選擇雖然偏前面,但是極端兩側的位置。那麼,現今大學生真正典型的座位分布是如何呢?答案是:即使會坐得很擠,全部的人都還是擠在教室最後面幾排。 為什麼學生們會偏好這樣的座位分布方式呢?因為這對他們來說就是最適合的位置。那麼,這又是什麼樣的心理狀態呢?本書作者曾在多所大學擔任教職及客座教授,以他在多處開課的經驗,歸納出時下年輕人的複雜心理,並將其定調為「好孩子症候群」。 在大學課堂上,沒有人想被點到或是舉手發問,然而如果教授使用匿名方式讓大家提問,就會踴躍許多;就算要排隊排很久,也不願意到空攤子前面買東西,顯得自己與眾不同;履歷是千篇一律的複製品,最想做的工作是最穩定的公務員;不想競爭但想活用自己的能力,不想多賺錢所以也不想加班……時代已經從打罵教育變成稱讚教育,再變成「請不要在大家面前稱讚我」。但要改變的並不是他們,而是大人們創造的這個世界。唯有多了解這些「好孩子」們,才能達到彼此真正的理解。

話題推薦

即時排行榜 看更多

TOP1
93 特價130
TOP3
93 特價130
TOP5
85 特價213
TOP6
85 特價213
TOP7
85 特價119
TOP9
93 特價102
TOP13
85 特價102
TOP16
79 特價253
 

新刊雜誌 看更多

3C/家電

親子玩具

73 特價430

66 特價849

71 特價480

64 特價250

9 特價180

特價180

9 特價180

9 特價4050

69 特價340

54 特價260

69 特價340

45 特價170

9 特價531

9 特價495

會員專屬優惠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