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懷疑與信任之間:醫病心樂章

  • 9 306
    340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內容簡介

24個真實的醫病故事,
聽!那來自聽診器兩端的心聲,醫病相依心旅程,
愛,讓一切都不同!

醫療現場的醫護人員與各界名家為您現身說法大解密!

挖掘醫療現場真實的感動,傳遞醫病互動的真善美

我們希望挖掘醫療現場真實的感動,帶動善的循環,在這樣的初心發想下,協會開始舉辦「醫病『心』聲.『新』聲」徵文比賽。藉由邀請醫病雙方分享彼此間互動的心路歷程以及感人的醫病故事,為緊張的醫病關係注入暖流。

本書從「醫病關係」、「當醫護變病人」、「安寧、善終與病人自主權利法」、「醫之初:醫學生的成長之旅」四大主題選出二十四篇得獎的文章。在每篇文章之後,輔以漫畫呈現故事中精彩片段,並就故事中涉及的醫療溝通或醫療知識提供相關問答,期能讓這些故事化為橋樑,傳遞醫病互動的真善美,拉進彼此的距離,彌補目前醫病溝通相關資訊的缺口。

專訪各界名家,分享寶貴經驗   

書中特別專訪各界名家分享寶貴經驗,包括:楊育正(安寧照顧基金會董事長)、王明鉅(台大醫學院麻醉科教授)、王志嘉(三軍總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洪惠風(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黃偉春(高雄榮民總醫院重症醫學部主任)、蔡甫昌(台灣大學生醫倫理中心主任)、楊玉欣(罕病天使,立法院榮譽顧問)、楊秀儀(陽明大學公衛所政策與法律組副教授)、吳麗萍(儂儂國際媒體集團董事長)、黃光琪(台灣護理學會專業發展組組長)、蘇昭蓉(蘇天財文教基金會董事執行長)、陳志漢(紀錄片《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導演)、周怡芬(社團法人台灣醫病和諧推廣協會創會理事長),更可以讓讀者延伸了解相關議題。

名人推薦

感動推薦

于大雄  三軍總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
王秀紅  台灣護理學會理事長
王碧霞  社團法人台灣醫病和諧推廣協會理事
高山青  三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張瑜鳳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法官
鄒繼群  天主教永和耕莘醫院院長
陳昭姿  財團法人藥害救濟基金會董事長
陳文雯  財團法人藥害救濟基金會執行長、
黃旭田  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士林分會會長
詹怡宜  TVBS新聞部總監
蔡忠翰  牙醫師
劉思銘  資深音樂人
謝銘洋  台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
(依姓氏筆畫排序)

好評推薦

相信經由仔細閱讀此書,讀者們可更加深入了解醫療及醫病之間的本質與內容,也可在各項關鍵議題上獲益。也藉此對本書諸多專家學者們的貢獻與經驗分享,致上個人最高之敬意。-于大雄(三軍總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

本書收錄《感動護理,感謝有你》、《愛從未離開》、《當護理師變病患》等許多關於天使之愛的生命故事。當疾病來襲時,在醫病互動的過程中,無論是醫療照護、法律或倫理層面,牽涉其中的多方都面臨許多抉擇與挑戰;病人及家屬接觸到醫師、護理師、社工師與物理治療師等醫療團隊人員,交織出無數個屬於每個人的生命樂章。經歷種種形態的醫病互動過程後,驀然回首,我們將恍然頓悟,原來「信任」是一切醫/護病互動的基礎,而「愛」是唯一的答案。-王秀紅(台灣護理學會理事長)

在近兩屆的醫病心聲徵文活動中,接觸許多感人事蹟及心得分享,都是愛、善良人性的寫照,讓我對台灣醫病和諧關係的推動有莫大的信心和期待。

本書收錄精彩的醫病心聲徵文,配合主題問答及名家專訪,內容豐盛,值得醫病相互交匯體認,是當今社會促進醫病和諧關係的一帖溫馨劑。-高山青(三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醫療技術與專業,固然足以處理疾病本身,但是為了照顧「病人們」,醫療團隊需要學習具備的,不只是與時精進的醫學技能而已,更重要的是,妥善面對病醫關係,維繫病人的自主與尊嚴,誠心關懷與溝通,這也是我當年在美國進修感受的第一個震撼的實質意義:同理心,將心比心。

這一本書,記述了每個人終其一生無法避免的生老病死所衍生的故事,來自病人、家屬與醫療團隊最忠實的主動分享。震撼、憤怒、悲傷、溫暖、感恩、反省、領悟、學習等各種情愫混雜其中。這是一本可以細細品味用心閱讀的生命之書。-陳昭姿(財團法人藥害救濟基金會董事長)

醫病關係與律師和當事人間的關係極為相似,只不過醫療的結果與官司的結果相比,更不容易預測,而且往往發展更快,尤其更可怕的是常常敗了就無法上訴救濟。因此如何告訴醫護人員要治「病」,更要治「人」;並同時提醒病人及家屬,不要成為良醫仁護的奧客殺手,就成為當前台灣社會的重要課題。欣見社團法人台灣醫病和諧推廣協會出版的這本《在懷疑與信任之間:醫病心樂章》,為醫病間架起橋樑,讓醫護與病人及家屬能相互聆聽與理解。謝謝你們的努力!也鄭重向大家推薦。-黃旭田(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士林分會會長)

本書是醫病關係真實䅁例的寫照,輔以名家實務經驗分享,值得醫護界及一般民眾參考!-王碧霞(社團法人台灣醫病和諧推廣協會理事)

本書以真實故事展現白色巨塔內的人性與溫馨,還有實用的醫療常識,確實是值得珍藏的一本善書。-張瑜鳳(臺北高等行政法院法官)

書中溫暖的醫病互動故事以及對醫療過程的詳細解說,無疑為紛爭頻仍的現今醫療環境,指出一條定紛止爭的明路。-鄒繼群(天主教永和耕莘醫院院長)

期待本書能重啟醫病之對話,透過相互瞭解而建立同理心,共同找回「醫之初,性本善」的美好,攜手為病人謀求更佳的醫療與支持。-陳文雯(財團法人藥害救濟基金會執行長)

這本書讓新聞人既熟悉又詫異。熟悉的是故事和新聞一樣真實且實用,詫異的是,故事的精采並非來自衝突,而是和諧。真實的和諧令人驚喜。-詹怡宜( TVBS新聞部總監)

在醫病關係緊繃的今日,感謝本書出版讓醫病角色得以換位思考,並讓醫界同仁獲得正向能量,繼續努力。-蔡忠翰(牙醫師)

醫病關係往往是最堅強也是最脆弱的存在,當生命面臨考驗,患者對於醫生是其中之一,但對家屬卻是唯一。只有人性的光才能照亮前路行過幽谷,看這本書,讓我看見了那道光。-劉思銘(資深音樂人)

充滿愛與關懷的良好醫病關係,是減少並解決醫療糾紛的良方,本書的實際案例令人感動,是最好的詮釋!-謝銘洋(台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

作者

社團法人台灣醫病和諧推廣協會

播撒調解的種子、厚植和諧的文化!

社團法人台灣醫病和諧推廣協會,於一O三年一月十一日創立,並於一O六年十二月十三日完成社團法人登記。

協會的會員涵蓋了醫、法及民眾三方面共同致力於建立醫病雙方溝通平台,以期創造一個「安全、安心」的環境,達到病人得以擁有安全而放心的醫療照顧,醫療人員得以擁有安心執行醫療業務的環境目標為宗旨。成立以來積極推動相關研習、講座、宣導、考察、研究、徵文等活動。

我們期許做一個勤勞的耕耘者,為我們美麗的家園,努力播撒調解的種子,厚植和諧的文化!
 
登記處:台北市內湖區成功路二段325號
電話:(02)2395-1380傳真:(02)8192-7282
官網:tahm.org.tw  
EMAIL:tahm@tahm.org.tw

胡芳芳/策畫撰稿

現任大好文化發行人與總編輯,近年致力於出版與撰寫具代表性華人、企業與非營利組織的生命故事,特別是藝術人文、教育以及醫學健康領域的美好歷程,與全球的讀者分享。

歷任商周出版副總編輯、知本設計副總經理,以及誠品閱讀、天下文化、時報主編與行銷主管,公益團體與企業專案顧問、專欄作家及佳音電台「新生活時代」主持人等職。

最新著作有《閃閃發光的黑暗世界:盲朋友的好朋友20年》、《你不可不知的兩岸醫養大未來:掌握高齡化浪潮九大優勢》、《蘇顯達的魔法琴緣:音樂態度,決定生命高度》、《感謝與你相遇,成就生命中共同的美好:我們在臺大附幼的成長故事》、《設計你的夢想:衣鳴驚人吳季剛》等書(以上均為合著)。

孫德萍/策畫撰稿者

學歷:政大外交系、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政大EMBA非營利事業管理組。
曾任職於廣播電視媒體、企業與非營利組織,工作領域涵括企畫主持製作、整合行銷及公共事務等範疇。
熱愛閱讀、寫作與大自然,期望以字為媒,熱情探索與分享生命與生活的多重面向。

繪者簡介
李佾穎(PLAY LEE)

大叔創作者,老宅男,在漫畫、插畫、立體創作上默默耕耘,為自己留下存在這個世界上過的痕跡。

目錄

《在懷疑與信任之間:醫病心樂章》目錄
推薦序  醫病心樂章    于大雄
推薦序  「愛」是唯一的答案  王秀紅
推薦序  以人為本的醫病關係  高山青
推薦序  一起學習互信互恤的病醫關係 陳昭姿
推薦序  為醫病架起溝通的橋樑 黃旭田
出版緣起  挖掘醫療現場真實的感動,用愛溝通  黃鈺媖
 
第一部:你能懂的醫病關係
-醫療沙漠中,開出美好的花  於淑娟
病人大哉問:病人病情變化莫測,如何與醫院保持及時通報管道?
醫療人員超給力:身為第一線調解醫療糾紛的工作人員,該抱持什麼樣的心態與溝通方式?
醫病溝通大補帖:目前醫院內外已經有哪些溝通關懷調處機制和管道?
江湖在走,法律要懂: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
-我的信心之旅,有你真好 王婉婷
病人大哉問:
・作者起床後突然無預警昏倒多次,這是腦瘤常見的症狀嗎?該如何及早察覺防範?
・目前腦瘤主要的治療方式為何?手術風險性多高?
醫療人員超給力:請問廖醫師,如何能在龐大的工作壓力下,仍面帶微笑鼓舞病人?
-醫務人員的好朋友 陳曉韻
病人大哉問:在做放射線檢查時,要注意那些安全措施?
醫療人員超給力:醫院放射科工作相關人員,是否會有健康之虞,有何防護與補救措施呢?
醫病溝通大補帖:對於兒童病患,醫護人員需具備何種溝通技巧,才能讓治療過程順利進行?
-陪您一圓走路的夢  許舒雯
-微光‧閃耀  張文榮
病人大哉問:腸造口,也就是俗稱的人工肛門,適用於什麼樣的患者?是否很難照顧?
醫療人員超給力:「死亡病例討論會」的由來、程序、目的和學習重點為何?
-如果有天堂,那會是什麼模樣?周佩君
病人大哉問:・醫院社工師扮演什麼角色?如何請社工師協助申請醫療及生活費用補助?
醫療人員超給力:面臨照顧像翔翔這樣的病人,醫療人員情何以對?
-護理是事業,更是我的志業  吳婷婷
醫療人員超給力:何謂為病人召開的專科與全人會議,用意與功能何在?
醫病溝通大補帖:何謂提供病方「第二意見」,近年來推動的「醫病共享決策」和傳統有什麼不同?
-立正.敬禮  鄭珮姍
病人大哉問:・何謂物理治療?
・何謂脊髓損傷?發生脊損後,有哪些醫療處置措施?
醫療人員超給力:一般脊損患者在初期治療後,必須仰賴艱辛的復建,治療師如何與病人攜手合作,並在病患心情低落時為他加油打氣?
-我們在乎您  孫美華

名家專訪
-增進醫病關係和諧,這樣做就對了
王明鉅(前台大醫院副院長、竹東分院院長、現任台大醫學院麻醉科教授)
-病史本土化,病醫好溝通
  洪惠風(新光醫院教學研究部副主任兼心臟內科主治醫師)
-跳脫醫病框架,重現人性醫療
  楊秀儀(陽明大學公衛所政策與法律組副教授)
-病人心知多少
  吳麗萍(儂儂國際媒體集團董事長)
 
第二部:當醫護變病人
-感動護理,感謝有妳   侯名娟  
病人大哉問:・重症照護和一般照護有什麼不同? ・胰臟癌治癒率極低,要如何早期發現與預防?
醫病溝通大補帖:病人在瀕死或過世時,會有哪些常出現的徵狀,可以請護理人員協助照護?
江湖在走、法律要懂:何謂「 D N R不施行心肺復甦術同意書」(簡稱 D N R同意書),其內涵、簽署順位及法律效力為何?
簽下「 D N R同意書」是否就代表完全放棄治療,坐以待斃?
-愛從未離開  黃燕琴
病人大哉問:台灣護理人員的養成教育與遴選制度為何?醫院內的護理人員有哪些類別、級別與職掌?
-當護理師變病患  簡鈺雯
-因為您是我的家人  沈芳吉
病人大哉問:「插管」是常聽到令人心驚膽跳的醫療措施,什麼時候需要插管,何時才能拔管? 文中病人又是在何種情況下,雙手需要被約束不能自由動彈?
-當醫師就是家屬  夏效中
醫病溝通大補帖:當有緊急狀況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呼叫救護車,使用救護車需要付費嗎?有 需要自行叫車時,該如何選擇合格的救護車業者呢?

名家專訪
-讓我們成為愛的出口
  楊育正(前馬偕紀念醫院院長,安寧照顧基金會董事長)
-同理與溝通,醫療心未來
  王志嘉(三軍總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台灣醫事法律學會理事長)
-在病人需要上,看見自己的專業與價值
  黃光琪(台灣護理學會專業發展組組長) 
 
第三部:安寧、善終與病人自主權利法
-最後的陪伴  林慧婷
病人大哉問:心臟瓣膜置換術適用於哪些病人?開心風險是否非常高?
-鄭重老師,珍重 熊宜真
-全人之美:不讓遺憾劃下句點  林芃萱
病人大哉問:
・安寧緩和醫療是什麼?哪些人需要考慮?
・一般病房和安寧病房有何不同之處?
・哪些醫療機構有提供安寧療護?資格與費用門檻很高嗎?
・我該如何事先簽署意願書,確保擁有臨終時不急救,安詳離開的權利?
-那句輕柔的謝謝  高子婷
病人大哉問:醫院病房是否需男女分房?還有哪些住院的規定需要注意?

名家專訪
-預防受苦,為愛自主
楊玉欣(罕病天使,曾任第八屆不分區立委,現任立法院榮譽顧問)
-陪你走過生命的春天,一碗難忘的八寶冰
黃偉春(高雄榮民總醫院重症醫學部主任)
-同理關懷,生死兩安
蘇昭蓉(蘇天財文教基金會董事執行長)
-轉念,啟動善的循環
周怡芬(社團法人台灣醫病和諧推廣協會創會理事長)
 
 第四部:醫之初-醫學生的成長之旅
-黑暗之光,他的故事  王妤珊
病人大哉問:口咽癌的主要症狀為何,罹患原因是因為抽菸、喝酒、吃檳榔嗎?
-從「心」出發  王思源
-青鳥  陳玟伃
-醫線情  陳婉亭
病人大哉問:何謂 C P R?在什麼情況下需要施作?
-謝恩師:記大體解剖課  王妤珊
醫病溝通大補帖:什麼是大體捐贈,相關的程序與條件為何?
-白紙上的暗號  林家揚

名家專訪
-醫學尬人文的新滋味  
蔡甫昌 (台灣大學生醫倫理中心主任)
-不再靜默的陽光午後  
陳志漢(紀錄片《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導演)

序/導讀

名家專訪
讓我們成為愛的出口
楊育正(前馬偕紀念醫院院長,安寧照顧基金會董事長)

現在的我,不只會注意病人身心的痛苦,也會關心他們是否需要精神支持,同時能見證自身所走過的路,別人也能好好的走。我知道他和我有同樣的哀傷,因為他有同樣的付出,讓我們成為愛的出口。

二○一八年剛好是我進入醫學院學醫滿五十年,醫學是冰冷的、靜態的語言文字,如何能變成有溫度的醫療?需要經過漫漫長路。我常問學生:我們該怎麼做才能夠提供溫暖的醫療給病人?他們往往不加思索就能回答,要有人文素養,如果再繼續問什麼是人文素養,標準答案就是﹁文史哲藝﹂。試問,只靠文學、歷史、哲學與藝術素養,就能讓靜態的醫學轉化成有人性有溫度的醫療?作為一輩子在醫療界服務的人,我十分明白,惟有生命才能感動另一個生命。

惟有生命,才能感動另一個生命

醫界不過是整個社會的縮影,當今醫病環境,滿滿的感動、感觸與感傷,三天二夜都說不盡。馬偕醫院的核心價值是以基督的愛出發,而不是創造高業績,如果沒有愛人如己的心,業績再好也沒用,這樣的價值觀出了馬偕醫院後仍應存在。醫病關係的緊繃不過是社會氛圍下的縮影,在最需要以愛服事的地方顯現出來,單單苛責任一方都有失公允。

回過頭來想想,現在的學生們為何要當醫生?我曾經在醫學院演講前,問在座的學生,你們哪些人是奉父母之命來學醫的?結果很多人都舉手。包括我在內,一開始也不是因為熱情,懵懵懂懂地成為家裡的第一個醫生。觀察現在當醫生的大概有三類:一是奉父母之命;二是隨俗浮沈,看到當醫生吃香喝辣;另有一種人是懷抱理想熱情的,例如我的一個學生,從小因為看到懷胎生子的痛苦,就立志要當婦產科醫生,但這畢竟是少數。如何讓這三類人進入這一行後,都能像我一般,從奉父母之命出發,卻終能真切體會,「行醫,是愈服事愈甘甜」的一條路,值得探討與深思。

從一傅眾咻到風動草偃

我覺得在這個時刻,最關鍵的就是面對大環境,醫界有心人如何能夠齊心努力以身作則,風動草偃。

《孟子•滕文公下》提到「一傅眾咻」:一齊人傅之,眾楚人咻之,雖日撻而求其齊也,不可得矣。「如果有一個楚國人,想要學好字正腔圓的齊國語言,若在楚國讓一位齊人教他齊語,但周遭全是楚人說楚語,即使天天拿鞭子打他,要他學好齊國話也不可能。也就是說社會環境,周圍多數人的言行、價值觀,對一個人的影響非常大。醫病關係也是如此,需要能夠不斷提醒年輕學生,當以熱情行醫,不要只想從病人身上獲取利益,所有的回饋都在過程中發生了。《孟子.盡心篇下》:「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談論一個好老師教人的五種方式,其中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立身行道可以為典範,讓不能及門受業者追隨學習的﹁私淑艾者﹂。醫界所有人都應思考如何把自己變成角色典範,成為眾人信賴的醫療出口,是在當今的社會氛圍中可以努力再努力的。

曾國藩說:「風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心之所嚮而已。」特別是醫界領導者,一定要一再檢視核心價值,並一起努力,讓我們能夠移風易俗,在醫病關係上,溝通、溝通、再溝通。

與病同苦,與病同心

馬偕醫院是台灣安寧照護的先驅,任職院長時,我曾發起「 One Day In Hospice 」,邀請所有一級主管每人至少插一管(三管係指:氣管插管、尿管、鼻胃管,一管大多設定為鼻胃管),住一晚安寧病房,讓主管們能體會生命終點的省思。可是主耶穌或許認為這樣是不夠的,祂讓我自己成為真正的病人,親自去走一趟。活動規劃完,邀請函剛發出,我自己卻被診斷出有淋巴癌而宣告暫停。

日本知名俳句詩人小林一茶的經典詞作:「鳴くな雁今日から我も旅人ぞ…」(雁啊,請你不要再叫了,從今天起,我也是漂泊的人啊。)

生病後,我常在講台上對病友們說,所有的醫生專家演講時都站在你們的對面,只有我是站在你們當中。

這一路走來才發現,原來我作為婦癌專家,當過第四屆台灣婦癌醫學會理事長,但當我自己生病時,一樣要經過安寧療護創始人英國西思里‧桑德絲醫師(Dame Cicely Saunders) 所說的五個階段:拒絕、憤怒、討價還價、抑鬱到最終需正向面對。現在的我,不只會注意病人身心的痛苦,也會關心他們是否需要精神支持,同時能見證自身所走過的路,別人也能好好的走。

如何加強同理心

有些人天生有柔軟的心,可以感覺到別人所感受的,有些人不是。教導新人,很多思考必須從對方角度出發,設身處地來想這件事。舉例而言,病人來門診,常會說,楊醫師,你已經是我看的第五位醫師,為何你和前面四位所說的都不一樣?我就問在場的研究醫師(四年總醫師後再當兩年研究醫師,方能成為次專科主治醫師),為何他會問這樣的問題?今天我們有什麼不一樣?我告訴他們,許多醫生看病人,都在想這位病人需不需要手術?我們卻應該想這個病人可不可以不必手術?觀念的改變,結果可能一樣,但出發點完全不同。請想像這位病人是你的姐妹、親人,就會去思考如何可以不要手術了。同理心,就是我們掛在嘴上的「視病如親」,或是站在對方立場思考,如醫界先賢孫思邈在其《千金要方》〈大醫精誠〉所說的「見彼苦惱,若己有之。」

安樂死之省思

探討善終議題時,我抱持兩個意念:
一、生命的終點是我們最終的學習,死亡是人成長的最後階段,理解如何面對生命,這一生從何而來、所為何來、要去何方?追求善終,更以惜生。

二、作為醫療人員,特別是安寧照護部分,當看到社會上還有人要求安樂死時,當意識到二○一六年世界安寧日的主題:「活在疼痛與死於痛苦中,不應任其發生。」 (Living and dying in pain, it doesn’t have to happen. )當我們聽到還有人想安樂死,就表示 他一定有痛苦還未解決,這是我們不能逃避的責任,但且讓我們牢記,我們當然應該尊重生命,但是我們豈能奢言尊重生命,以為滿足自己尊重生命的德行,卻忽視人的痛苦!

在面對安樂死議題時,重點應放在社會大眾心智模式如何改變(change of mindset ), 如何正向面對生命起落。達文西說過:「我以為我在學習生活,其實不是,我是在學習死亡。」作為基督徒,若一切回歸聖經來看,在創世紀中,神給人的不只是生命,pro- life ,祂也給我們選擇,pro- choice,兩者都是神給我們的。

醫療人員的靈性耗竭

最後要分享的是醫療照顧端的供應者(healthcare giver )本身也會面臨的靈性耗竭。在投入心力照護病患過程中,一再的挫折受創,哀傷無法排解,時間或許能使我們的傷痛減緩,卻不是完全消失。

一位我曾經照顧過五、六年的周小姐,當她最後在走廊,以喘息的聲音在我的耳旁說謝謝和道別時的畫面,每次想起就想落淚。如今,她並沒有從我心中離開,她的感謝使我能夠繼續燃燒,而她臨終的痛苦也仍然是我今天的痛苦。

二○○○年時,我帶領婦癌科六位訓練學員去加州參加美國癌症醫學會並參訪六個醫學中心,返國前到景仰的婦癌專家里奧.拉加西(Leo Lagasse )家中接受款待,餐後 我以這個例子請問老教授:像這樣的病人,走過這樣的照顧,最後我自己都無法處理這樣的哀傷,又如何去教導這六位學生未來要用愛來做醫療?

霎時,老教授眼眶泛紅,眼角有淚珠閃爍,我知道他和我有同樣的哀傷,因為他有同樣的付出,而他的回答不言可喻:「讓我們成為愛的出口!」
 

出版緣起
挖掘醫療現場真實的感動,用愛溝通
黃鈺媖(社團法人台灣醫病和諧推廣協會理事長)

當醫療從父權走向病人賦權,再走向SDM(Shared Decision  Making)的新時代,這一路醫病關係的演進中,聽診器兩端應該如何相互了解,始終是個核心問題。

台灣隨著全民健保之開辦,雖然享受了高品質,低價位的醫療服務,但民眾與醫療機構之接觸日益頻繁,也導致醫療糾紛責任風險的提高,而新聞偏好尋找衝突和戲劇性報導,更加劇醫病對立的印象;負面的醫病互動雖然有,但不應被放大檢視,我們始終相信在醫療現場,必定存在著更多,醫者對病方付出關愛之心,病方對醫者回予感謝之情。

醫病的初心:在愛裡溝通

有別於過往將眼光關注在受矚目的新聞事件上,我們希望挖掘醫療現場真實的感動,帶動善的循環,在這樣的初心發想下,協會開始舉辦「醫病『心』聲.『新』聲」徵文比賽。藉由邀請醫病雙方分享彼此間互動的心路歷程以及感人的醫病故事,為緊張的醫病關係注入暖流。在歷年來得獎作品中,我們發現不僅有醫護人員、醫學生投稿,更有多位民眾寫出溫暖人心的醫病回憶,透過鮮活的人情描繪,化為一篇篇值得深入思考的故事,這些故事雖然質樸,卻很真實、深刻地勾劃醫病人生百態,在每屆得獎人分享親身經歷時,每每都讓大家感動不已,也讓人猛然醒悟到醫病和諧的促進可以很簡單,就是回到醫病的初心:在愛裡溝通,彼此信任,互相體諒。

協會於民國103年1月11日由醫、病、法三方等各界人士成立以來,持續藉由各種活動及與各政府機關、醫療機構與團體合作,推廣醫病溝通及和諧理念。這次將徵文成果出版,是希望得以和更多大眾分享動人的醫病故事,並藉由正確觀念與知識的傳遞,達成順暢溝通的目的。本書從「醫病關係」、「當醫護變病人」、「安寧、善終與病人自主權利法」、「醫之初:醫學生的成長之旅」四大主題選出24篇得獎的文章。在每篇文章之後,輔以漫畫呈現故事中精彩片段,並就故事中涉及的醫療溝通或醫療知識提供相關問答,期能讓這些故事化為橋樑,傳遞醫病互動的真善美,拉進彼此的距離,彌補目前醫病溝通相關資訊的缺口;書中各界名家分享,更可以讓讀者延伸了解相關議題。

本書在製作過程中,端賴各界大眾的共襄盛舉,才得以完成。在此,再次感謝所有與我們分享生命故事的作者、提供寶貴經驗和知識的各界名家、專家、贊助本書出版的捐款人及參與出版工作人員的努力。期許藉由本書的出版,為醫病和諧社會貢獻棉薄之力。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9725705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28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預計 2024/04/22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