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大展
貝葉裏的說書人:尋訪佛經與文史的故事

貝葉裏的說書人:尋訪佛經與文史的故事

  • 定價:350
  • 優惠價:9315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98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佛經裡許多故事,在文人的生花妙筆下常又別樣出新,甚至還影響了西方世界的童話故事,當我們讀到這些異代同風、種種神似的故事時,心靈仿佛也踏上了一段豐實的旅程。

本書特色

  ★第一本充滿佛學知識涵量、佛教文史故事討論的敘述小品。
  ★為琳瑯滿目的佛學文史筆記,作一次收穫滿行囊的閱讀。
  ★叢林教育、雲水沙門的必備讀物,行腳文學的口袋書。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林伯謙


  祖籍臺灣苗栗縣後龍鎮,出生於高雄市。就讀東吳大學中文系,畢業後入中研所碩士班、博士班,1993年獲文學博士學位。現任東吳大學中文系教授。研究領域為佛教文學、六朝文學與韓柳文。著有《劉宋文研究》、《韓柳文學與佛教關係之研究》、《寶藏瓔珞》、《標點注釋智燈傳》、《古典散文導論》、《中國佛教史探微》等書,並曾於《國文天地》、《人間福報》撰寫專欄。
 

目錄

自序──文化的融合
佛經──故事的海洋  
鬥法                    
四位花美男的人生
施術噀水
長星竟天
淨土初祖何時共結蓮社
清溪廟神的故事流變
談陸凱〈折梅寄范曄〉
《高僧傳.道生法師傳》「下食」的解讀
袁粲的孤獨
獨善與兼濟                            
後身勿生帝王家
彈指           
「崔浩」與「崔皓」          
從「偷婆」說起            
南朝僧祐《出三藏記集》的成書年代
善妒的郗皇后                  
劉孝標注《世說新語注》的時間
蕭綱的字和惠洪的籍貫
駢體與譯經體
《大正藏》的句讀                
貞直高僧海順與〈三不為篇〉      
《全唐詩》收錄唐僧義淨求法詩的問題
北宗七祖大照和尚寂滅於何處?
安禪制毒龍             
丑角祖師爺
熊羆守翠微            
崑崙奴                
無因畫得志公師        
麗牲有碑,刻在廟門
牛僧孺與李賀故事的同質化
賈島的「推敲」             
權臣的末路
後周世宗柴榮之死
宋太祖趙匡胤復佛三則傳聞
世情兩面觀             
饅頭與餕餡              
不可不慎的「標點」
訛傳的史實
黑風吹船             
鞋&針線寄情           
狂心未歇和凶兆徵驗
戲說鬼提頭
鬼話無頭
息壤
古木中的禪定僧
打脊              
言談與寫作                
高僧與名僧                  
一段口述歷史說分明
相逢頭白莫惆悵  
「毛髮紺綠」仙或鬼?        
荼毘                          
真實與虛幻                    
白地明光錦,裁為負版絝
護夫奇女子 
為一部佛書興建的「清州古印刷博物館」
應作如是觀
 

自序

{文化的融合}


  瞬息萬變的世代,不時有新穎的發明闖入生活中,有時懶得跟進,甚至內心還抗拒變化的快速,但時代浪潮一波波,逐漸將抗拒的心理稀釋消解,於是慢慢轉變成接納、轉變為認同。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因為不了解而產生誤會、憂懼或對立,也因為認識、熟悉而多一分體諒和包容;對於不同文化彼此的交會、衝擊、磨合與容受亦如是。

  佛教傳來中國,先是依傍方術,後又附託玄學,從而扎根茁壯,到兩晉南北朝,上自帝王將相,下至販夫走卒,各階層遍佈信佛皈依的三寶弟子;然而儒釋道之間的競合關係依然代代承續,歷史上一些道學家與文學家費盡筆墨唇舌的攻訐撻伐是文鬥,著名的「三武之禍」則是雷霆萬鈞的暴力鎮壓,佛教在適應本土風俗民情之餘,也挺過無數驚濤駭浪,同時將思想文化與巧妙技藝滲透到社會各領域,如同著鹽水中,渾然無跡卻有了鹹味;又如芝朮蔘桂合成丹藥,交互玄用,匯為一股不可或缺的精華,豐富整個民族的內涵,再也難以動搖。

  平日時常閱讀古籍,不經意就讀到異代同風的神似故事,例如擅長彎弓射獵的飛將軍李廣傳奇,《史記》說:「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

  弓箭是古代重要兵器,李廣射石,可以想見臂力強大,舉世稀有,但箭鏃穿石,難免讓人懷疑有無可能?然而《韓詩外傳》也記載:「昔者,楚熊渠子夜行,寢石以為伏虎,彎弓而射之,沒金飲羽,下視,知其為石。」另外在北周時期,大將李遠甚得宇文泰親遇,《周書》記載:「(遠)嘗校獵於莎柵,見石于叢蒲中,以為伏兔,射之而中,鏃入寸餘。就而視之,乃石也。太祖(宇文泰)聞而異之,賜書曰:『昔李將軍廣親有此事,公今復爾,可謂世載其德。雖熊渠之名,不能獨擅其美。』」顯見射石佳話不是空前絕後。

  再看《後漢書.郭泰傳》記載孟敏「客居太原,荷甑墮地,不顧而去。」孟敏肩挑蒸食用的瓦器行於途中,瓦甑不慎摔破,孟敏毫不吝惜,看也不看,繼續前行。名士郭泰見了好奇問他,孟敏說:「瓦甑已破,視之何益?」

  如此放得下的決斷力,無獨有偶,在李肇《國史補》卷上也記澠池道中,有車載瓦甕,堵在狹隘山崖路上,當時冰雪濕滑,進退不得,等候通過的車馬大排長龍,到了天黑仍莫可奈何。有位同樣要經過隘路的劉頗,見隘道堵塞,趨前探知原因,便問車上瓦甕值多少?並以等值的絲綢償還,隨即命僮僕斬斷車繩,推瓦甕於崖下,車輕始得行進,隘道死結也因劉頗的當機立斷而疏通。

  像這種相似的故事,南宋孫奕《示兒編》中記載不少。《示兒編》不僅在卷十二〈兩伏波〉提到海寧令王約作〈忠顯王廟記〉稱馬伏波;瓊州守李時亮作廟記又稱路伏波,姓馬、姓路,究竟誰是誰非?原來漢代有兩位事蹟類似的伏波將軍:「前漢伏波將軍邳離(侯)路博德,武帝時討南越相呂嘉之叛,遂開九郡;後漢伏波將軍新息(侯)馬援,光武時討交阯二女子側、貳之叛,遂平其地,則是二人皆有功於南粤。」而卷十六〈事類〉,更列舉一大串雷同的例子,如:「三輔吏士東逆更始,見劉秀,皆喜曰:『不圖今日復見漢官威儀!』(《通鑑.漢淮陽王紀》);桓温伐秦,民爭持牛酒迎勞,曰:『不圖今日復覩官軍!』(《通鑑.穆宗紀》)。楚昭奚恤之對秦使,以子西、子敖、子高、子反為寶(劉向《新序》);齊威王之對梁恵王,以檀子、盼子、黔夫、種首為寶(《史記.田敬仲世家》)……。」

  中華民族歷史久遠,史事偶然相近,還不算稀奇,我寫過〈訛傳的史實〉,也收在本書中,內容談到大魚吞舟,其實謝肇淛《五雜組》、馮夢龍《古今譚概.荒唐部》、景星杓《山齋客譚.海魚》、慵訥居士《咫聞錄.海中巨魚》皆有舟入魚腹的敘說;王立〈入大魚大蛇腹生還故事的佛經文化淵源〉認為此一母題於印度史詩和中古漢譯佛經中可找到淵源;然而文化的遇合像是長江大河,在奔赴大海的過程不時匯納細流而更壯大,文化交融衍變的程度,也會讓人大吃一驚!我們看到《舊約聖經.約拿書》也說:「耶和華安排一條大魚吞了約拿,他在魚腹中三日三夜。約拿在魚腹中禱告耶和華─他的神……。耶和華吩咐魚,魚就把約拿吐在旱地上。」所以入魚腹而生還的故事也不僅見於佛經了。

  既然人可以在魚腹中,當然也可以處在人腹內。我另外在〈佛經—故事的海洋〉提到梁代吳均《續齊諧記》的〈許彥鵝籠〉,故事裡的書生就可以吐出女子,女子又能吐出男子,這其實淵源於三國時期康僧會譯《舊雜譬喻經》卷上〈梵志吐壺〉,而在吳均之前,晉人荀氏《靈鬼志.外國道人》便見引用;晚唐段成式《酉陽雜俎.續集》卷四〈貶誤〉已發現源頭來自佛經:「釋氏《譬喻經》云,昔梵志作術,吐出一壺,中有女子與屏,處作家室。梵志少息,女復作術,吐出一壺,中有男子,復與共臥。梵志覺,次第互吞之,柱(拄)杖而去。余以吳均嘗覽此事,訝其說,以為至怪也。」

  魯迅於《中國小說史》評論此事說:「魏晉以來,漸譯釋典,天竺故事亦流傳世間,文人喜其穎異,於有意或無意中用之,遂蛻化為國有。」所以後來像《大唐三藏取經詩話》猴行者打敗化為白衣婦人的白虎精,但白虎精未伏,猴行者便作法讓虎精肚中生出千萬獼猴,開口吐之不盡,直到肚皮破裂;《封神演義》九十二回則寫楊戩被梅山豬精朱子真現出原形一口吃去,楊戩便在豬腹作怪,迫使其現形走到周營跪伏受斬。

  然而人的身體畢竟不小,所以故事敘寫,有時還會變成另一種樣態的進入。在東晉僧伽提婆譯《中阿含經》卷三十〈降魔經〉,就有魔王化為「異形」入尊者目連腹中;晚唐裴鉶《傳奇.聶隱娘》聶隱娘得到女尼真傳,也是化為蠛蠓,潛入劉昌裔肚腸;《西遊記》五十九回說到孫悟空向鐵扇公主借調芭蕉扇,也是「變作一個蟭蟟蟲兒」,隨茶沫進入鐵扇公主肚裡。

  佛經故事與《舊約》的「入魚腹」關係到底如何還很難說;但佛經故事確實也影響西方。丹麥安徒生(1805—1875)撰寫童話,被翻譯超過百種以上的語言,其中「國王的新衣」,其原型早見於南朝慧皎《高僧傳.鳩摩羅什傳》裡:「如昔狂人,令績師績綿,極令細好。績師加意,細若微塵,狂人猶恨其麤。績師大怒,乃指空示曰:『此是細縷。』狂人曰:『何以不見?』師曰:『此縷極細,我工之良匠,猶且不見,況他人耶?』狂人大喜,以付績師,師亦效焉,皆蒙上賞,而實無物。 」

  這個〈虛空細縷〉的故事,本是因為鳩摩羅什來到中土宣揚大乘空宗,他那堅持小乘有法的師父盤頭達多非常氣憤,不辭遠道而來與他辯論,便說有一位狂人請織工織布,織工織得非常細緻,狂人還嫌太粗,織工一氣之下指著空中說:「這是最細緻的了!」狂人看不見,反而高興付錢給織工。織工食髓知味,一再故計重施,都獲得富貴人家的賞賜,但實際根本空無一物!

  盤頭達多藉此比喻空法不可信,堪稱是高明的譬喻師,卻不料故事像滾雪球般演變,居然傳到遙遠的北歐,變成裁縫師替國王紡織剪裁只有智者才看得見的名貴新衣。

  所以迥異的文化難免會有隔閡,而一旦交互融合,世界也將變得更繽紛多彩。

  我喜歡聽故事,兒時還未入學,早晨起來就跑到隔壁岳先生家,跨坐在岳先生肥厚大腳板上聽故事。詳細的故事內容已經無法追憶,但聽故事的美好印記仍然歷歷在目。多年來,我從事學術研究,走傳統考據的路線,見到佛經、文史掌故有許許多多逸事趣聞,令人目不暇給,嘆為觀止,便默默記在腦海中,醞釀多年而寫成本書。

  本書收錄的各篇,是我在擔任學系行政工作和教研之餘,抽出時間來完成,每篇多少都有個人考證的心得,在此要感謝許多善知識成就這本書:起初是滿觀法師、林美惠副總編輯的引薦,才得以結識《人間福報.縱橫古今版》主編覺涵法師,法師特別開闢專欄,讓我有揮灑的空間。幾年來斷斷續續成篇,篇幅雖不長,也累積一定數量,如今行政工作卸下,有較多餘暇可以整理文稿,於是又費些時日作一番修補。承蒙商務印書館葉幗英經理的鼓勵並惠允出版,也感謝系上黃婉郁同學與劉好殷小姐為本書繪圖,所畫的每幅圖都饒富趣味,不著一字,卻有會心一笑的感受,年輕活潑的生命力,讓本書增添不少亮點。

  我曾到過梵剎林立的五臺山,在鎮海寺內瞻仰乾隆五十一年建造的十五世章嘉活佛舍利塔,塔側祈福殿前有對楹聯寫著:「事可利人皆德業;文能益世即文章。」這副聯語同見於晚清思想家魏源在南京別墅的湖干草堂書齋,是作:「事以利人皆德業;文能益世即文章。」只一字略有歧異,但不妨礙聯語的整體精神;而我也期許書中涉及思想文化的融會互通,有利人益世的棉薄之功。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0529951
  • 叢書系列:單行本
  • 規格:平裝 / 312頁 / 14.8 x 21 x 1.5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道生法師傳〉「下食」正解}
 
「生公說法,頑石點頭。」這是竺道生法師在蘇州虎丘山聚石講說《涅槃經》的故事,法師認為一闡提(斷滅善跟者)也有佛性,都能成佛,而「群石皆為點頭」。
 
這段神異事蹟見於佚名撰《東林十八高賢傳.道生法師》之中,慧皎《高僧傳》卷七並未記載,但慧皎敘及道生法師受宋文帝禮遇齋供一事,仍足以窺見法師天縱妙悟,善通權變的睿智:
 
太祖設會,帝親同眾御于地筵。下食良久,眾咸疑日晚。帝曰:「始可中耳。」生曰:「白日麗天,天言始中,何得非中?」遂取缽便食,於是一眾從之。莫不歎其樞機得衷。
 
文中的「下食良久」很難解釋,或說:「飲宴進行了很長一段時間」;或擅自更易原文為:「食至良久」;清代靈操《釋氏蒙求‧道生取匙》則修改成:「宋太祖文帝請入京師禮重,為設大齋一萬餘人,帝亦赴會。眾咸疑日晚,未下食饌。帝曰:『始可中爾。』生曰:『白日麗天,天言始中,何得非中?』生遂取匙索食便齋,於是大眾從之。其折衷若此。」
 
「下食」有進食、下劣的飲食、準備餐食的意思。例子分別如:《佛說鬼問目連經》云:「咽細如針孔,不得下食。」梁武帝(斷酒肉文)云:「心若能安便是甘露上味,心若不安便是臭穢下食。」《宋高僧傳‧拾得傳》云:「護伽藍神廟每日僧廚下食,為烏鳥所取狼藉。」至於靈操改為「未下食饌」,可以說是還未備妥餐食,也可以理解為不進食;但靈操最後敘述道生「取匙索食」—取湯匙索求食物,表示食物沒擺在他面前,因此「還未備妥餐食」的意思較佳。
 
相同的詞彙,語義會隨文句迥然有別,閱讀古籍,必須連貫上下文理,不能望文穿鑿。〈道生法師傳〉的「下食良久」和後面「遂取缽便食」是相關聯的,從「取缽便食」可知「下食」不可能解釋成進食或下劣的飲食,而應指準備餐食,整段大意是:
 
宋文帝設宴供養僧眾,並與眾僧席地而坐。由於午齋準備過久,日光已經偏移,眾僧因持守過午不食戒而有所遲疑。文帝於是寬解說:「太陽才剛到正中而已。」道生法師即應聲說:「白日高懸天上,天說才剛正中,怎會不是正中?」便率先取缽齋食,所有人也才隨之進食。大眾無不讚嘆他能掌握關鍵,靈活應變。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針灸匠張寶旬食療養生書《對症食療小妙招》 祛除百病吃出健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人文五社聯合書展
  • 飲食烘焙展
  • 簡報溝通說話展